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洪涝

第二节 洪涝


 
  


  梅里斯区境内历史上大涝灾有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的大雨,嫩江暴涨,田舍淹没无数,
道光二年(1822年)大水,田禾仅收三成,宣统三年(1911年)5月17日至6月9日,大雨连绵,江
河渐涨,水势蔓延,道路阻绝,有16个屯被大水围困,平地水深1~2尺。淹熟地3 822垧,荒
地10833垧。

  民国三十二年(1932年)大水,年降雨量8 066.6毫米,为百年之最。7月,雨量达356.7毫
米,7月26日雨量为152.1毫米。嫩江最高水位为149.25米,沿江农田、房屋多数被淹,灾民大
量外逃。

  1963年7月13日~21日,9天降雨84.2毫米,其中20、21日,降水量为123.3毫米,灾害严
重,房屋倒塌5 300间,30万亩耕地受灾,其中绝产20万亩。

  1969年8月,嫩江中上游降大雨,出现特大汛情,最高水位达148.61米。同时伴有低温冻
害,秋霜偏早,农业大欠收。

  1988年、1989年、1990年连续三年嫩江涨水,最高水位达148.48米,148.35米。

   历年涝灾一览表







页码>=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