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所有制企业 一、个体手工业
民国时期,属境内有零星的小手工作坊生产,编炕席、草帽、土篮、织鱼网,都是一家一
户经营,前店后厂,即做又卖的个体手工业。另外,在多数村屯有木匠铺、皮铺、碾磨坊和季
节性的粉坊、豆腐坊、油坊。伪满时期,由于实行“配给制”,取消油坊。只有后平、达呼店、
卧牛吐3个村的3个铁匠铺。1948年,境内较大的村屯有村办和个人联办的小油坊,主要是榨麻
子和苏子。1949年以后,在少数村屯有个体成衣铺、豆腐坊、油坊、粉坊、铁匠铺、皮铺、画
匠铺和烧酒坊。至1954年,全区个体工业有20多家。
1956年以后,区内个体手工业逐渐转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成集体所有制企业,个体手
工业已不复存在。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
补充,个体手工业又发展起来。区内由1958年的18家个体手工业到1978年发展为52家,其中食
品加工43家,缝纫业3家,化工业1家,金属制品1家,木材加工4家。
1990年末,全区共有个体手工业,小企业1 124个,从业人员1 238人,总产值达134.5万
元。
二、乡镇企业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的乡镇企业是1958年在全党全民大办工业的号召下兴办起来的。全区广
大农民积极组织起来,从家庭、田间走向社会,办起集体企业。1969年,共和乡首先办起农机
修配厂,主要生产项目是农业机具,给甘南农机厂制作些农机配件。1976年该厂改为暖气片厂,
生产大60型暖气片,但由于管理不善和技术方面的问题,造成连年亏损,1986年停产。到80年
代,全区有卧牛吐公社农机厂、哈拉公社农具厂、瑞廷农机厂、梅里斯农具厂、腰店农具厂、
达呼店农具厂、梅里斯公社大八旗哈大队农具厂、共和农机厂等14家乡镇企业。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的村办企业,是在1956年全区实现农业合作化后,农业合作社兴办了豆
腐坊、粉坊、油坊、小烘炉、木工组、制酒坊、米面加工、缝纫、小农具制造、修理和家俱生
产等工业作坊,主要是满足农村生产和生活需要。1958年,“大跃进”,掀起大办工业的高潮。
各村屯办起小高炉、大炼钢铁,但由于无资金、无设备、无技术、造成经济亏损,结果全部下
马。1963年对乡镇企业进行调整,根据资源和农村生产生活的需要。各村办起了米面、饲料加
工等小型企业。1983年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很多农户购买了小型拖拉机(俗称
小四轮)和跑运输的三轮拖拉机。因此,很多村屯都办起了农机修理部。1985年,全区村办小
型企业26个,哈力乡的玛瑙玉器厂、鲜明村的造纸厂、新兴村的稻草加工厂、糖化饲料厂等。
从业人员145人,总收入660 000元,总产值1 820 000元。
1990年,全区乡镇企业(包括村办企业)399个,从业人员2 111人,工业总产值3081万元,
产品销售收入1 496万元,产品销售税金167万元,产品销售利润57万元,盈利108万元,亏损
企业18个,亏损总额12万元,上交利税101万元。
三、区属工业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属工业分别隶属于区乡镇企业局,区计划经济委员会和区街道办事处管
辖,统称为区属工业。1990年,全区区属企业17个,工业总产值是345万元,职工人数407人,
产品销售收入133万元,产品销售税金142万元,产品销售利润17万元,盈利总额11.9万元,亏
损企业2个,亏损总额4.8万元,交利税3.7万元。
制砖厂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第一制砖厂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建于1975年,现厂址齐富公路
大八旗哈村北3公里。前身是梅里斯乡三合大队砖厂,原有工人50余人。有方框、马蹄式砖窑
各1座,固定资产12万元。年产平扣红砖1 200万块,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大,年产红砖增至1300~
1400万块。1978年后,梅里斯公社接管了该砖厂,配备管理人员5人,新增35型制砖机1台。1980
年梅里斯公社又兴建16门轮窑1座,职工增加到100人,年产红砖500万块,1982年产干燥红砖700
万块,创产值63万元。同时该砖厂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将原区联合砖厂改为梅里斯区第一制砖
厂。1990年第一制砖厂年生产红砖2 500万块,职工285人,创产值135万元,收入106.6万元,
利税17万元,有固定资产46万元,上缴税金33万元。
建筑公司 梅里斯区建筑公司属集体所有制,公司地址在梅里斯城镇,建于1980年,是省
建委批准的4级建筑企业。原有职工3人,固定资产0.1万元,1981年该公司扩大实力,增加工
人60人,靠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当年创产值237万元,完成工程量达16751平方米。收入532.18
万元,实现利润1.1万元,上缴税金1.8万元。1983~1985年建筑公司因设备简陋,技术落后,
加之季节性生产,致使经济效益滑坡。3年累计完成工程量14 253平方米,创产值619万元,利
润30.5万元,上缴税金8.82万元。
1987年后,梅里斯区乡企局对该公司进行调整并增强技术力量,公司靠自身力量建起500
平方米的办公楼,改善干部职工的办公条件和职工的生活条件,从而进一步调动起干部、职工
的生产积极性,现在该公司可以承建18米跨度的工业厂房,6层以下的民用、公共建筑以及混
凝土构件生产、水塔、烟道的综合项目,并多次获市“重合同、守信誉”先进企业称号。
1990年,梅里斯区建筑公司有2个施工队,职工157人,固定资产58万元,1981~1990年,
创总产值1 937.8万元,完成工程总量72681平方米,总收入1002.89万元,利润总额77 133万
元,累计向国家纳税31.66万元。
1 981~1 990年指标完成情况一览表
单位:万元、平方米
乳品厂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乳制品厂属集体所有制独立核算企业,厂址在区政府西侧0.5
公里处。占地25 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 000平方米,投资520万元,有职工120人,固定资产406
万元,日处理鲜奶30吨。1988年4月投产至1990年3年共生产奶粉3.064吨,创产值2 334万元,
收入2 121万元,实现利润31.3万元,上缴税金79.2万元,投产的当年生产奶粉884吨,产品合
格率达85.52%,第二班次生产的奶粉质量就达到国家特级品标准。特级品率达93.4%,1990
年生产奶粉1 085吨,收入865万元,实现利润12万元,上缴税金23.3万元。
1988~1990年指标完成情况一览表
单位:吨、万元
浸油厂 梅里斯区浸油厂,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厂址在梅里斯区政府西侧0.5公里处。1988
年12月,动工占地40 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 227平方米。固定资产1 200万元,机械设备设
计能力为日处理大豆50吨,年加工大豆15 000吨,1990年末,外部设施基本完成,只差机械生
产设备的安装。
制酒厂 梅里斯区制酒厂,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厂址在梅里斯城区。1990年1月投产,占
地5000平方米,有固定资产39万元,职工39人,有全套设备的酿造车间一个,灌装生产线一条,
以地产玉米、高粱为原料,联合生产嫩滨酒和饮料,当年创产值113万元,利税18万元,税金
15.2万元,被评为梅里斯区工业系统先进集体。
梅里斯区溶剂厂 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厂址在梅里斯城镇,成立于1989年4月23日,生产
汽油、柴油。有职工20人,固定资产39万元。1990年上半年调制加工汽、柴油93吨,1990年1~
8月份营业收入15万元,成本30.7万元,税金1.65万元,亏损1.68万元,银行贷款32万元,购
进油槽车4台,客货车1台,新建办公室200平方米,库房及锅炉房280平方米,1990年底因无力
缴纳产品税被迫停产。
梅里斯区油毡纸厂 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厂址在梅里斯区第一制砖厂院内。1984年建厂,
有职工3人,固定资产10万元。受设备条件所限,产品质量差滞销。1990年亏损挂帐23万元、
潜亏26.3万元而停产。
梅里斯区木器制品厂 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厂址梅里斯城镇,有职工57人,成立于1986年
4月,占地3 180平方米,建筑面积498平方米,有木器加工、木制品2个生产车间。产品有各种
包装箱,各类家俱、办公用品等15个品种。建厂至1990年底总投入12.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
资111万元,累计产值40万元,利税2万元,亏损1万元。
梅里斯区预制构件厂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厂址在梅里斯区城镇,占地16 200平方米,有职
工39人,固定资产14万元,净值10万元,建于1971年,近10年的时间里更换法人代表9次,造
成企业管理混乱,从1974年开始租赁承包,但生产始终不景气,亏损挂帐7万元,于1990年底
停产。
四、国营企业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唯一的一处国营企业是梅里斯区石油经销公司。属全民所有制,成立于
1989年12月22日,拥有固定资产80万元,有职工17人,其中全民合同制工人7人,以经销汽油
为主,兼售柴油、粘油、机油。产品来源于大庆、榆树屯。1990年底销售收入161万元,产值
20万元,税金4.8万元,利润1.8万元。
五、外驻国营企业
本区境内有5个外驻国营工业。
齐齐哈尔建华机械厂16车间 地处梅里斯区北邻约3公里处,现改名为梅里斯分厂。生产
军用发烟产品,但由于生产任务不保满,造成连年亏损,全靠建华机械厂承担。
1990年,梅里斯分厂从原来只能生产单一的军用发烟产品,发展到能生产多种发烟产品。
齐齐哈尔市农机修造厂 该厂是齐齐哈尔市在大民农业机器修理车间的基础上于1958年1
月组建的。占地1万平方米,厂房4千平方米。设备有老式牛皮带车床2台,手摇式钻床1台,
冲天炉一座,燃油试验台1台,发电机1台,要福兰汽车1辆,自制暖风机、弹簧锤、锯床、刨
床、大头车床等设备。主要承担市郊拖拉机修理任务,生产市郊农村所需的农机具和拖拉机配
件。1959年正式投入生产,坚持“又修又造、以修为主”的经营方针。1959~1964年,共修理
拖拉机185台,(其中大修109台,中修76台),生产制造2~4寸水泵、弹簧锤、解放水车、饲料
粉碎机、冲床、锄草机、平台压力机、拔丝机等农机产品2 328台,产值106万元。
1965年后,农机修造厂在集中主要力量完成拖拉机修理任务的同时,生产急需的“东方红”
54~75型拖拉机和内燃机的通用配件,如吸排气管垫、拖链轮、驱动轮轴、转向拉杆、活塞、
油底壳等,并生产千斤顶、梳苗机等机械。并继续加大旧件修复,解决买件难的困惑,降低修
车成本。到1969年共修理拖拉机312台。(其中大修203台,中修109台)。修复旧件890件,生产
拖拉机配件和农业机械76 218件(台),产值99万元。
1976年,市革命委员会筹集137万元资金,购置46台生产设备,在农机修造厂建成机体、
曲轴、凸轮轴等6条生产线,生产2105—3型24马力柴油机,由于农机修造厂在技术力量、设备
能力和管理水平上,都不具备生产柴油机的基本条件,生产的柴油机质量差,3年生产388台柴
油机全是等外品,经清产核资结算,造成损失169万元。
1979年,市革命委员会根据柴油机型号不对路和产品质量不过关等原因,决定停止生产z1
05型柴油机,造成的损失由市财政给予补贴。
1980年,农机修造厂广开生产门路,改善产品结构,除继续修理拖拉机外,逐步开发生产
农机、食品、印刷、轻纺、环保机械如拖车、膨化机、铸锭机、梳毛机、燃煤机等,到1985年
共修理拖拉机144台(其中大修114台),修复旧件701件,共生产1.5~8吨拖车232台,膨化机153
台,铸锭机118台,梳毛机12台和燃煤机及其它机械。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市郊农业机械以户经营为主,农机修理专业户随之出现,到
1990年,农机修造厂处于半停产状态。
华齐乳品厂 齐齐哈尔华齐乳品厂于1981年破土动工,1984年12月10日正式投产,该厂是
由中国牧工商联合总公司、黑龙江省畜牧局、齐齐哈尔市政府三方联合投资兴建的乳制品加工
的国营企业。总投资额500万元,厂址位于齐齐哈尔市,嫩江北岸的雅尔塞镇东北部,齐查公
路40公里处,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建厂初期,日处理鲜奶30吨,1987年,制粉分厂增设了
二号喷雾塔,加高塔身,日处理鲜奶60吨,产值利税翻一番。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工厂适时地增加了产品的花色品种,有强化锋奶粉、婴儿粉、
牛奶豆乳粉、豆奶粉。包装装璜也上了档次,在原有的塑料袋基础上又增加了复合袋,铝铂袋。
由原来单一的半斤装,增添了454克装、375克装和500克分装,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
需求。现在产品已销往辽宁、山东、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广东、广
西、贵州、四川、甘肃等15省的60多个地区。
1990年一套投资10万元的奶片生产线正式投入生产,产品有果味奶片,芒麻奶片和巧克力
奶片。
1990年,收购鲜奶13 365吨,产量1 775吨,产值1 420万元,销售收入1 605万元,利税
3 281.927万元,利润113万元。
1984年~1990年生产经营情况统计表
雅尔塞修配厂 建于1958年,当时是雅尔塞农场的1个电工队,归雅尔塞园艺农场企业分
厂管辖,占地8 600平方米,现址在雅尔塞镇,当时建队时只能修理大车和一般的电气活。1971
年改称为雅尔塞拖拉机修配厂,负责修理国营农场系统的拖拉机,有职工49人,而且能生产马
车承轴,有1 500平方米的修理车间,没备齐全,年修大、中拖拉机49台次。
1983年以后,雅尔塞修配厂内成立了基建队、小炼油厂、木材加工厂、饭店、小铆焊厂、
小型冰棍厂、由于全国修理行业的不景气,造成连年亏损,1986年修配厂停产。
1990年,停业后的修配厂把挂面厂、制粉厂、电焊修理部都承包给个人。年末,全厂有固
定资产218000元,待处理流动资产18800元,原材料积压62900元,低值易耗品4 890元,潜亏
累计18 690元。
哈拉海军马场 建于1956年3月27日,为总后马政局扎兰屯军马总场哈拉海军马分常位于
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西北与龙江、甘南两县交界处。总面积40万亩。1958年8月,由军队划为
地方管理,隶属于黑龙江省农业厅,改为嫩江专署种马场,1961年7月25日收归军队。由国家
农业部和总后军马部共管,仍叫哈拉海军马常1963年隶属总后白城办事处(201)部队,1975年
移交沈后工厂局。
马场分场有造纸厂,1971年建立,注册资本78万元,占地面积2 050平方米,生产规模小
型,年生产能力为800吨白纸。
修配厂,1972年3月建立,注册资金24万元,负责全场的拖拉机及其机械修理,占地面积
2 500平方米。1976年同时建立了砖厂和加工厂,均属小型工业,砖厂注册资本23万元,占地
面积6 040平方米,年产红砖600万块;加工厂注册资本43万元,占地面积1 000平方米,年产
面粉2 500吨。1980年9月,建立酒厂,注册资本达157万元,占地面积8 000平方米,年生产白
酒1000吨。1981年3月建立服装厂,注册资本59万元,占地面积4 896平方米,年生产服装20万
件,主要是为农场加工工作服,及军队用。1987年7月,建立乳品厂,注册资本460万元,占地
面积57 500平方米,年生产奶粉900吨。
页码>=270-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