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电信 一、电报
1956年,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相继建立大八旗(同年迁至梅里斯)、达呼店、卧牛吐等6个邮
电所以后,各所皆受理电报业务。初为话传电报,后改键盘打字电报。建所初期业务量少。1958
年“大跃进”以后,电报事业长足发展。至1965年,每年收发电报2 400件。1980年以后,业
务量大增。至1990年,收发电报达21 000次。
二、电话
1956年,大八旗邮电所只有1条通齐齐哈尔市电话线路。同年,梅里斯—达呼店、卧牛吐、
莽格吐、共和、哈拉(哈力)乡电话皆开通。
1958年“大跃进”时期,号召各社、队、村通电话。用杨木杆代替线杆,八号铁线为电话
线,社队出劳力,不到1年时间,全区各社队、村屯皆开通电话。线路总长近250公里,装机容
量近1 000门,电话近120台。
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经济萧条,各社队有的交不上话费,自动拆除话机,线路逐
渐破损。1975年,全区仅三合、化木和齐齐哈大队通电话,其余线路损失过半。社、队盖马棚,
修农具任意将杆、线拆除使用。1980年,梅里斯邮局建立电信通信网络,齐齐哈尔至梅里斯开
通载波电路。梅里斯—共和,梅里斯—雅尔塞—卧牛吐—莽格吐,雅尔塞—瑞廷—林场,相继
开通实线电路。
1983年4月29日,特大暴风雪过后,全区电路全部中断,损失达10多万元。全局职工奋力
抢修,于5月2日23时与齐齐哈尔市接通。5月3日11时,电报线路修复开通,16时50分与富拉尔
基接通。至12日,全区线路正常营业。抢修期间立杆352棵,扶正电杆389棵;更换线条12.4对
公里,处理线担42条,做拉线14条,拉皮线2 900米,修复话机25台,中继线3条。各村屯电话
至此皆无。
至1990年,全区电话装机总容量700门。电报电路1条;长话电路22条,杆路总长度158.5
杆程公里,架空明线线条长442对公里;邮路总长度876.3公里。通信生产用房1 525平方米,
邮电业务总量32.8万元。比1985年增长55%。业务收入33.6万元,比1985年增长192.16%;收
支差额负11.4万元,比1985年增长12.12%;邮电固定资产达280.33万元,比1985年增长516.8%。
1985~1990年梅里斯邮政局业务收支统计表
单位:元
三、设施、设备
1956年,境内先后设大八旗邮电所,同年改为梅里斯邮电所。达呼店、雅尔塞、卧牛吐、
莽格吐、共和、瑞廷各邮电所设有草房,亦有平房三或两间不等。所内均设有磁石式电话转换
机。建筑面积共500多平方米。
1980~1990年扩建后,面积达1 820平方米。
1990年,梅里斯邮局扩建后,邮电综合办公楼面积共1 200平方米,设施齐全。
电话设备 1956年初建时,主要通讯设备有30门磁石交换机4台,装机半径100平方米。1976
年撤掉磁石交换机,更换为标准电子式交换机,由原人工转换,变为自动交换机,容量为300
门。1988年10月,市机班在边维护边施工的情况下完成200门市话增容工程,梅里斯邮电局市
话交换容量达到500门。
雅尔塞支局在建局初期,未设电信设备,后装磁石交换机,现已达500门。卧牛吐邮电所
在建所初期磁石交换机容量为60门;共和邮电所1982年有30门磁石交换机1台。1987年换自动
交换机共10门,60伏、12伏整流器各1部,12伏蓄电池共6块。莽格吐、哈拉海、哈力在建所初
期均设有30门磁石交换机各1台。至1990年,磁石交换机总容量400门,自动交换机总容量1000
门;电报设备有电传机和机械电传打字机两部,305、201载波机各1部,电传信号发射器1部。
至1990年,电源设备有直流配电瓶两部,交流配电瓶两部,蓄电池两组,柴油、汽油发电机两
部,整流器4部。
邮政车辆 清初,各驿站置快马交接传递官方公文。光绪末年废驿站,建文报局,改为电
传和马车、马并用。民国日伪时期始见自行车传递,但只为官方、警察署往来传递,辟远农村
皆不通邮。
解放后,多为自行车传递。梅里斯邮局初建时用手推车推到汽车站取送邮件,下设各段一
律用自行车传递。1957年各邮电所有自行车16台。1964年农村通信员自备自行车收归国营后,
自行车增加到近30台。70年代,邮电部门提倡通信摩托化,电信载波化,增添摩托4台,线路
维修始用三轮摩托车。至1990年,线路维修开始用汽车,查线用三轮摩托车,各种车辆增加到
7台。
邮电分支机构营业网点表
注:“√”为开设业务。
页码>=3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