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遗址
第三节 遗址
在城内嫩江河涎两侧有约0.3~6公里的高河漫滩,高出河面约2~6米。在其上分布有许多
呈带状,一般呈北东——南西或南北向延长的起伏的沙丘,有呈漫岗条状或椭圆形的固定沙丘。
大者长达几百至几千米,相对高度在5~13米。沙丘间,因长年风沙剥蚀形成一些洼地、湖沼。
高河漫滩不易受洪水侵袭,且又靠近湖沼的固定沙丘较宜人类居祝因此。本区的新石器时代的
遗址、遗物点基本分布在这固定沙丘和垄岗上。具体分布在3种地形上:(1)孤立沙丘。是沙丘
各不相连接,相对高度5~10米,原为湖沼,莽格吐A、B、C,卧牛吐A、B、C、D、E、F,扎布
哈A、B、C、D、E、F等沙丘均属于此。莽格吐村北2公里的沙丘,呈长条形。东西长约千米,
南北宽约150米,相对高出地面4—10米。其上遗物分布中段北坡丰富,东、西、南较少。再者
丘北坡边沿湖泊痕迹至今清晰可见。(2)波状垄岗。即为连绵起伏的沙丘垄岗,遗物大多分布
在接近河流湖沼的坡上或者岗顶。有三道罕A、B、C、D、E、F,五道岗子A、B、C、D。(3)低
地沼泽沙丘。此种沙丘大小不等,多数为互不相连的孤丘。高出地表0.8~1.2米不等,分布在
江套地及河迹沼泽之中。其上大部分可见一些石器、石片、陶片等。卧牛吐王八坑遗址即属于
此。计有3处遗址、37处遗物点。
北湖渔场遗址 北湖新石器遗址,位于梅里斯东南1.7公里处北湖渔常隶属本区梅里斯乡
大八旗哈屯南。
暴露遗址为锅底形灰坑。沙丘呈南北向,周围为低洼地。南北长500米,东西宽50~80米。
文化层深度距地表0.3米,文化层厚度0.4~0.5米。海拨高度为147米。暴露遗物有陶片、石片、
石器。1980年5月,在遗址中发现2件陶祖,还采集到红衣陶片、玛瑙石质的小型乔削器等石制
品。
王八坑新石器遗址 该遗址俗称“王八坑”。在音河西南叉的左岸,东西走向,长约200,
宽80~100米。地表0.4米,文化层厚度0.54~0.7米,东依音河,南靠嫩江,四周地表均为低
洼地。海拔高度142米。东北距西卧牛吐村约6公里,北距音河公路大桥约1.5公里,西南距音
钦村6公里,东距嫩江2公里。隶属卧牛吐镇西卧牛吐村。
暴露遗址为灰坑、墓葬。暴露遗物有陶片、石器、玉器。采集标本有石杵、玉杯、石镞、
刮削器等石器。发现于1980年10月。
莽格吐新石器时代遗址 此遗址座落在莽格吐乡莽格吐村北2.5公里处的罗卜岗上,此岗
南北约有千米,东西宽300~500米。海拔高度为159米。位于北岗的西坡处。
遗址发现于1983年6月中旬。1989年,省考古队和市文物管理站对该地进行了考古发掘。
出土了一批石器和哺乳动物骨骼。经中科院考古所鉴定,其年代大约在8000年前左右。另该点
还分布有青铜时代的墓葬。
页码>=576-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