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九节 卫生防疫

第九节 卫生防疫




  一、食品卫生

  1958年始,梅里斯区卫生防疫站对食品加工销售的从业人员进行监督监测。每年为从业人
员进行一次体格和临床体征的检查。到60年代,在临床检查的基础上,增加传染病原菌的检查
和管理。被检查人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从事饮食服务业,不合格者调离工作岗位。嗣后,为贯
彻执行“食品卫生五四制”,齐齐哈尔市爱卫会及市防疫站提出“三防四卫生”(防尘、防腐、
防蝇;操作卫生、食品卫生、作业场卫生、个人卫生)的要求。区爱卫会、防疫站培训从业人
员,学习食品卫生知识,提高其素质。

  为改变“文化大革命”造成食品行业混乱状况,1972年后,围绕宣传、贯彻国家颁布的《
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和“食品卫生五四制”。对食品从业人员重新进行食品卫生知识的学习培
训。1978年,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的重点是食具消毒和推行食品防腐经验,加强食品卫生的管理。

  1980年,设食品监督员和食品卫生检查员。开始专人或兼职负责食品卫生的监督工作。规
章制度、措施方法也日臻完善。区防疫站有食品卫生检验室,对全区食品卫生进行监测监督。

  1986~1990年,加强对食品卫生的监查工作,对违反《食品卫生法》的单位或个人,分别
不同情况给予教育或处罚。其中给予警告和限期改进的248家;停业整顿62家;罚款233家;销
毁腐坏食品371公斤。检验食品6 190件,合格率为86.4%。是时,为5 332名从业人员进行体
检,体检不合格者被调离岗位。举办从业人员学习班22场次,有7 600人次参加学习《食品卫
生法》和食品卫生知识。5名食品监督员、10名食品检查员参加《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卫生监
督知识的培训学习。全区培训937名食品企业负责人,培训率为95%。

  二、学校卫生

  区内学校卫生,开始在有条件的学校建立校医室,设专职校医;其余学校安排兼职保健教
师,作些简单的卫生保健工作。

  1984年,根据黑龙江省卫生厅的要求精神,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始建立“学校卫生档案”、
“中小学生健康卡片”。截止1990年底止,全区建档率由初始的74%上升到100%,建卡率由
初始的56%上升到100%。

  1988~1990年,先后对71 623名中小学生进行体检,并为新生进行病毒性肝炎检查。查出
沙眼7 217人,近视眼2 629人,龋齿10 568人,鼻炎904人,脊柱弯曲53人。心脏病189人,肺
结核病294人;为25 777人投服驱虫药,有1 351人排虫;为895人进行氟化物含漱;为防治近
视眼,眼保健操普及率为90%以上。

  全区中小学把卫生教育纳入计划之中,坚持对学生进行爱国卫生、预防疾病的教育;制定
卫生工作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学校环境卫生及学生卫生的监督管理;开展卫生竞赛活动,借以
推动学校卫生工作的全面开展。

  三、饮水卫生

  区内生活饮用水均为地下水,分为分散式饮用水(先为土井,后为手压井)和集中式饮用水
(自来水)。

  全区饮用水起始皆为土井供水。各村屯有1口或几口土井。即无井盖,又无井墙或井房。
积水和污水流入井内污染水源。1956年,齐齐哈尔市政府在《齐齐哈尔市公共卫生管理办法》
中提出:“土井要有井盖,井墙或井房;井壁应用木板或砖石等砌成;井台要高出地面半米并
修成斜坡以防积水和污水流入井内”。各村屯开始改进土井。

  1962年,卫生防疫部门对土井进行水质抽查检验。结果大口井水质中的大肠菌指数超过标
准61至91倍。经分析证实浅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夏季更为严重。

  1965年,市卫生防疫部门在化木大队调查大口井和水泥管小口井的卫生情况。大口井在
5℃~8℃的水温下细菌总数为634个/ML;而水泥管小口井在5℃~6℃的细菌总数为43个/ML,
其细菌总数相差15倍。水泥管小口井水污染小于大口井。翌年在全区推广水泥管小口井的改水
经验。

  这时,有人在屋内打卫生井。起始为木制井管,后为陶瓷管,但为数不多。之后有人打手
压井。1982年对手压井水进行检验分析,水中的铁、锰和细菌指标都不合乎“生活饮用水卫生
标准”的要求。

  1981始,共和乡、良种尝腰店大队建成压力罐式自来水。至1990年,全区共有自来水站11
处。区政府所在地、哈拉海军马尝青年林场各1处。其余8处在3个乡镇8个村屯。区防疫站为
其健全了水源档案,并进行卫生监督管理。每年监测水源水质,为自来水管理人员进行体检,
发现传染病者即调离岗位。各供水单位建立和健全岗位责任制及自来水源地的管理制度。保证
人们的饮水安全。

  四、劳动卫生

  进入80年代,区内企业逐渐增多。监测卫生多数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要求。1989~1990年,
共监测工厂60家。接触有毒害物质工人2 792人;接触粉尘工人817人;接触化学毒物471人;
接触烟尘470人。其间对44个监测点进行监测,合格率为62.27%。13处X光射线合格率为91.6%。
为接触粉尘、化学毒物工人进行体验,体检率为66.77%和100%。未发现职业病患者。下发监
督书60份,监测率为84.6%。为工厂企业建立了卫生档案。

页码>=596-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