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涝灾

第二节 涝灾





县内地形复杂,水笸箩地块易受内涝,江河套地易受水淹,岗坡地块易受暴雨冲刷。据1954
年至1980年27年的记载,有10年发生夏涝,占34.5%。其中有3年为严重夏涝,占9.4%,即
十年一遇。3个夏涝年份平均每年受灾面积达91.7万亩,占播种面积的23.9%。粮豆减产幅度
在5.6~24.5%,对农业威胁很大。由于夏涝,造成江河泛溢,空山水下泻,往往带来严重水
害。从历史上看,水灾为局部灾害,一般不影响年成。如1953年全县发生特大水灾,但从粮食
单产和总产上看,仍为丰年。涝灾则为全局性的灾害,往往逢涝必成灾歉年或灾年。

1931年秋,讷谟尔河水暴涨,水位达:96.77米,县城南门外顿成大泽。沿河两岸村庄被
冲毁,农田被淹没,交通阻断,大量人畜死亡。

1951年8月,暴雨成灾,全县有13万亩土地被淹,冲毁桥梁25座、民房700间,受灾群众
达1.6万户。

1953年秋,汛期连续降雨18日,讷谟尔河水陡涨。从7月1日至9日涨溢5次。至8月11日
水位达97.10米,为历史上的最高水位。洪水泻来声若牤牛嗷叫,瞬息间县城市门外至南岗底
宽达9公里地带一片汪洋。河两岸8个区,49个村,4280户群众受灾。冲毁庄稼14万亩,房屋287
间,桥梁28座,涵洞5处,铁路1 650米。是年7月12日11时30分山洪暴发,洪水从城北涌入县
城西城壕。仅20分钟就涌进县淀粉厂、土产公司、煤建公司、木材经理部等单位和居民住宅。
损失煤炭400余吨,木材100立方米和大量的器材、家具。

1957年7至8月份,县内连续降雨4日,总降雨量达385.3毫米,土地饱和,积水不渗。8月
12日至13日由克山四撮房和克山农场泻来两股山洪,凶猛异常,水深0.6米至2米,宽2至3华里。
育民、兴业、巨和、中和、启民等5个乡,27个社,68个队受淹,成灾农田112500亩,是月12日
晚,由何家沟泻来一股山洪涌入拉哈镇西南街,水深1至1.5米,停滞4天,受灾700多户,2400
余人。并将宁嫩铁路冲断4处,400米。由于路基被水浸泡时间过长,坚固程度降低,一列混合
列车通过时,因路基滑坡扭翻了11节货车箱。全县42个乡镇,134个社,422个队,11160户,
47203口人,130多万亩农田受灾。其中受灾达七成以上的农田7万亩,死亡10人,造成全县性
灾害。

1972年7月21日至8月10日连降暴雨,讷谟尔河水上涨,卫星运河决堤,461个生产队,187600
亩农田受灾。全县受涝面积744000市,粮食歉收。

1981年6月21日至7月8日连续降雨。特别是7月3日至4日,县城及其周围连降两次大暴雨,
雨骨达152.5毫米。4日17时至5日零时仅7小时就降雨104.4毫米,为县城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暴
雨。洪水在永丰乡南部岗坡形成洪峰,汇集涌入县城西大沟。水头高达2米以上,沿县城西部
漫过。淹没了3条街道。西北街平地水深1.5米。全街共有550间房屋被淹,其中倒塌243间。
县弹簧厂、烟草公司、纺织厂、五金厂、国营砖厂、水磨石厂和370户居民受灾。造成直接经
济损失194万元。全县485000亩农田受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