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商品粮基地建设
第五节 商品粮基地建设
1983年,讷河县被确定为个网首批50个商品粮基地具之一。在商品粮基地建设中,县委、
具政府围绕发挥盛产“两豆一麦,外加甜菜”这个优势,投资金,上项目,搞科学攻关。3年(
1983至1985年)来,投资1119.7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50万元,地方自筹647万元。这些投资主
要用于“三个体系建设”和农产品加工、一是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三年来共投资219万元,
占国家投资的39.8%。重点建设了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完成了教室、化验室、办公室、宿舍、
食堂、锅炉房、车库、仓库的基建任务,购置了个套教学设备,改善了教学、科研、培训条
件。各乡镇按种植区划建立了5个有代表性的雨点农业站(中心站),武装17个乡镇农业站的化验
设备。村建农业技术服务站,屯有科技示范户,县、乡、村、屯联成了农业科技信息反馈网络,
使先进生产技术得到推广和应用。二是建立种子繁育、供应体系。3年总投资217.9万元,占国
家投资的39.6%。重点投放在州营良种场县种子公司和11个种子分公司。建良种库6100平方米,
种子晾晒场14000甲方米,购置种子加工、精选、烘干等机械设备36台(件)。建立种子一、二级基
地10万亩。使良种自给有余。三是加强了农田水利建设体系。3年来共投资75万元,占国家投资
的13.6%。主要用于水利工程挖潜配套,扩大水田,防洪排捞。整修堤防14.8公里,治理水土
保持面积11万元,治涝面积5000亩,修涝区涵洞7处,打机外393眼,扩大灌溉面积4200亩,扩
大水田面积20000余亩。阿是增添粮食加工设施,促进农产品的转化。共投资38.1万元,占国家
投资的6.9%。共建中小型饲料)加厂3处、面粉加工厂4处、食品加工厂1处、马铃薯粉丝厂2处。
每年可转化粮食2000万斤。
县自筹资金647万元,主要用于堤防维修、水土保持、打机井、灌区闸涵及跌水工程、水
稻工厂化育秧、种予精选加工等项目。由于资金投放得当,并注意发挥投资效益,使投资很快
变成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85年,全县粮豆薯总产10.44亿斤,比1982年增长32%,
向国家交售商6fJ粮4.5亿厅,比1 984年增长26.3%。3年向国家超交商品粮4亿斤。1985年人
均收入410元,比1982年增长53%。粮豆薯单产、总产、交售商品粮、人均收入都超过了历史最
好水平。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狠抓了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出现了林、牧、副、渔全面发
展的好势头。1985年,大牲畜发展到82521头,比1982年增长33.3%。生猪和家禽的饲养量均
比1982年增长94%和47%。猪、羊、禽、蛋、肉、奶、毛、皮等8项经济收入6314万元,比1982
年增长46%。林业生产有了新的突破。1985年完成了“三北”防护林体系536780亩的第一期工
程任务。乡镇企业有新的起色,至1985年末,乡镇企业已发展到6204家,年产值5050万元,比
1982年增长4倍,实现利润550万元,比1982年增长1倍。渔业生产有所进展,1985年养鱼水而
扩大到18500亩,比1982年增长42%,产商品鱼450吨,比1982年增长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