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养殖业第一节 品种 清代,县内达斡尔、鄂温克和鄂伦春族人民,以牧猎为主,主要牧养耐寒、抗疫病能力强
的蒙古马、蒙古牛、蒙古羊等。清末土地开发,耕地面积增多,牧区逐渐缩小。且汉族人以种地
为主,饲养的大牲畜多是役畜。虽从冀、辽等地引进一些新畜种,但经不起严寒和疫病的袭击,
死亡率极高。除蒙古马、牛、羊外,保存下来的只有河西驴、大民猪、二民猪、荷包猪、本地
鸡、本地鸭、本地鹅等。伪康德5年(1938年),日本开拓团引进山后洋马,伪农事试验场还从克
山等地引进种马、朝鲜牛、美利奴羊、巴克夏猪、利保混种鸡等。1948年,县农业部门从海拉
尔、黑河等地引进三合杂种马。以后相继引进苏侨、苏高血、卡巴金等优良品种马。1962年,
县畜牧科引进克米洛夫、乌克兰草原白猪和哈白猪等优良品种。1963年,引进黑白花奶牛、秦
川牛、荷兰牛和西门塔尔等优良牛种,阿斯卡尼、新疆细毛羊,来克亨、九斤黄鸡、北京鸭等。
1972年,县畜牧部门引进关中驴。1983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
发展畜牧业。县畜牧部门、专业户分别引进奶牛、黄牛、杜洛克猪,康贝尔鸭、高低鸭、罗斯
鸡、西赛斯鸡,星布罗鸡等。
1985年全县畜禽品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