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改良

第三节 改良





伪康德5年,(1938年),对大牲畜进行品种改良,从伪克山国立种马场引进种公马40匹,
逐年逐年交配繁育良种,但由于配种价格昂贵,且准胎率极低,品种改良成效甚微。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提倡选种马,配血驹,繁育良种。1951年共选出民有种公马46匹。并
存1、5、9、10、13区和开化、孔国、兆麟、讷南、老莱等地设立了配种站,有18匹种马配种。
1956年,选种马800匹,种牛420头,种猪438头,在40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了小型配种站、
同定专人到各地巡回配种。并从外地引进三合种马6匹,高加索杂种公羊5只,考力代种公羊2
只,哈白种猪97头。年末,全县5510匹可繁殖的母马,配种4285匹,怀胎率43.5%,为牲畜改
良品种打下了基础。1957年有二克浅、学田等14个乡815个社选出种马350匹,平均每19匹母马
有一匹公马,建立了24处社营配马站。1963年,全县均进2岁纯种公马58匹,选留种公马2099
匹,种公牛1410头,种公猪786头,种公羊2617只。成立7处人工授精站,当年共授精母马649
匹,准胎448匹。有32个大队建立了本交配种站,进行巡回配种,取得成效。县青色草原马场已
有一繁改良马89匹,改良牛130头,改良羊124只。这些改良品种的体尺、外形和生产性能均有
鼎著改善。1975年,企县有优良种公马99匹,种公驴17头。马人工授精5428匹,受眙4048匹,
受胎率71%。产改良马驹1601匹,成活1350匹,成活率84%。引进奶牛130头。

1979年,县内全而落实畜牧政策,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实行黄牛冻精配母牛2232头,
比上年增长53%。1982年,相继从齐齐哈尔、河北围场县等地购进苏白、长白种公猪170头,优
良种羊800只,还购进了种马、种驴多头。冻配改良牛犊902头,成活700头,成活率为77.8%。
1983年,黄牛受配6884头,受配率85.6%,受胎率80.5%;奶牛受配839头,受配牢80.5%,
受胎率91.3%;马受配9060匹,受配率71.3%。获嫩汀地区家畜繁育改良三等奖。1985年,牲
畜配种实行专业承包。全县有配种专业62户。改良马匹5118匹,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的2.4%,
受配率比1984年增长2.1%,准胎4386匹,准胎率达85.7%,比1984年增长3.7%。奶牛冻配
772头,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的7.2%,受配率比1984年增长14.2%,准眙731头,准胎率94.2%,
比1984年增长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