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手工业

第三节 手工业





1952年8月,县城由第一区人民政府组织私营手工业户和社会零散手工业者试办了铁业、
被服和白铁3个手工业合作社。合进资金9000元,从业人员64入,为县内第一批集体工业企业。
1953年,发动手工业者组织起来,走集体化的道路,把工厂、作坊由个体经营变为集体经营。
到年底,手工业合作社已增加到5家,从业人员增加到134人,资金增到5.9万元。生产资料由
社员集体所有,资金由手工业联合社统一调度,股金退还给社员,取消劳动分红。社员按技
术级别领取劳动报酬。合作社利润除向国家缴纳所得税外,归联合社统一处理,统负盈亏。此
后,经过手工业者申请,组织批准等程序,陆续发展新的合作社。到1955年8月,全县手工业
合作社已发展到15家,合作小组(实行统一领导,分散经营,各负盈亏)5家,社员427人。是年
冬,全县掀起合作化运动高潮,通过宣传教育,学习哈尔滨市先批准入社后处理经济问题的“
一步登天”的做法,到1956年3月,将全县914个私营手工业铺坊规划为铁业、木业、皮革、造
纸、被服、编织、修理等22个行业,组建合作社38个、合作小组4个(其中,当年成立的合作社
22个)。除讷河、拉哈两镇外,老莱、讷南、通南、龙河、九井等乡镇也办起了服务于当地生
产的手工业合作社。全县共合进资金56万元,从业人员1683人,占手工业总人数的99.5%,完
成了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县成立手工业联社筹备委员会,具体负责全县手工业合作社的
符理。对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管理,统一核算盈亏。对合进来的资金不分固定、流动,一律按
银行向手工业贷款的利率给息。社员工资914按计时、计件和小组计件等三种形式付给。但在合
作化高潮时,采取所谓“一步登天”的办法,匆忙将一些私营手工业者合进来,使经济遗留问
题长期未得到解决。对合作社统得过死,产、供、销无自主权,限制了合作社的发展。1957年,
对手工业合作社进行整顿,将合乎条件的合作小组建成合作社,条件差的合并到其它社,进一
步确立为农业服务的方向。建立和稳定生产秩序。1958年“大跃进”,将原来的生产合作社一
律转为工厂,并一下子办起了炼铁、机械、制糖、制药、建材等工厂922个。除从各厂抽调工人
外,还将社会零散工人纳进集体企业。很多工厂只有架子、牌子,而无资金、设备和原材料,
年终只得下马。平调的物资随处乱扔,损失惨重。1959年,全县手工业工厂只剩下83家,且设
备简陋,产品质量低劣,积压甚多。由于把个体手工业者全拉进大集体工厂,造成市场日用家
具奇缺的后果。1961年,对全县手工业工厂进行初步调整,将拉哈编织厂、讷河毡棉厂等15家
工厂或车间改为生产合作社,并将划归国营的一些工厂又重新划回来。1962年,通过关、停、
并、转,“留优去劣",精减了96家生产单位、1310名职工(其中,有农村工厂职工528人),将
工厂调整到55家,并有17家下放到讷河、拉哈两镇管理。各厂贯彻《工业条例》,健全生产和
管理制度,开展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工业产值连年上升。到1965年,工业产值已达469.3万
元,比1962年提高37.6%。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一些工厂停产“闹革命”,
全县手工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1.4%。1972年,县成立第二工业科,具体管理全县的手工业,原
下放给社镇的手工业企业又收归县管。各厂因大批“唯生产力论”、“技术挂帅”、产品普遍
粗糙低劣。1977年,各手工业企业注重经营管理,强调产品质证,开展检查评比,产品质量普
遍提高。县被服厂生产的建设服被评为全省同行业第二名,县鞋帽厂生产的布鞋被评为省优质
产品。1982年,各手工业企业实行责、仪、利相结合的财务包干制度,实行提质降耗,有奖有
惩,经济效益显著提高。1984年,手工业部分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把各项经济指标层层分解,
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职工的劳动分配同经营效益挂勾,人人关心生产。主管部门和企业
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注意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很多企业提出了“靠质量求生
存,以产量争发展”的办厂准则,许多产品在市场上打开销路,畅销省内外。讷河鞋厂生产的
讷桥牌男胶毡底五眼棉鞋,注塑坡跟涤面合页鞋被评为嫩江地区优质产品。还有32种主要产品
质量均提高0.3~13.2%j1985年,各手工业企、眦继续完善多形式、多内容、多层次的经济承
包责任制,试行厂长目标管理责任制,并引进新技术,进行新产品开发和挖潜改造,使企业增
添了活力。当年开发新产品29种,处理积压物资挖潜资金170万元。此外,二轻贮木场讷河鞋
厂等企业还同外地进行横向经济联合,与商业企业进行产销联合,搞活了业务和销售。至1985
年末,全系统共有工业企业34家,从业人员2952人,完成产值986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8.5%,
实现利润20000元,占工业总利润的0.28%。有省优产品2种,还有24种重点产品合格率达92~99%。

1985年全县手工业企业经营状况表 单位:万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