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节 铸造锻造

第七节 铸造锻造






清光绪二二十二年(1906年)后,来境内谋生的汉族匠人开办小烘炉,生产粗糙的锄钩、锄
板、镰刀、犁铧等小农具和铁锅、菜刀、铁杓等日用器具,解决了人民生产生活的急需。以后
逐渐生产铁锁、门鼻、铁链等日用五金器具,并能制作铁犁。民国时期铸造和锻造已很普遍。
民国8年(1919年)在拉哈站西街开办了发记铧炉,生产犁铧和铁锅,为县内较早的铁工厂。民
国20年(1931年),全县已有铁匠炉18家。并有一些锯锅锯缸、磨刀磨剪子的小铁匠走村串户。
伪满时期,天聚兴、义合、德盛、泰和等铁业铺在县城开业,拉哈站也增加了顺兴铁炉。越伪
康德9年(1942年),全县有铁匠炉28家,铧炉5家,铜铺1家。

解放后,铁铧炉仍由私人个体或合伙经营,生产日用五金器具。县企业管理局办事讷河县
志处协调生产资料部门帮助调拨原料,推销产品。1948年,全县已有铁铧炉11家,生产金属制
品的铺子15家。1952年,县城建立铁业、翻砂生产合作社、生产镰刀、菜刀、铁锅、炉具、锄
钩、锄板、犁铧等生产生活用具。1954年,拉哈镇成立拉哈农具厂,生产小农具。1955年,讷
河铁业社和翻砂社合并为讷河旭光农具厂,厂址在县城北门外路东,生产日用五金器具、小农
具和半机械化农具。1956年后,各乡镇也陆续办起手工业合作社,主要生产日用五金器具和小
农具。1961年拉哈宏大木工厂的铁业车间析出,单独生产铁制品和日用炊具、五金器具。各公
社办的手工业工厂主要生产小农具和口用五金器具,除当地销售外,充实城镇市场。1969年4月,
讷河白铁生产合作社改建为讷河五金厂,厂址在县城东南二道街路西。设机加、电风焊、零修
等4个车间,生产金属制品。1981年拉哈空气压缩机厂改为铁制品厂,厂址在拉哈镇东岗路东,
主要生产日用五金器具。1982年,讷河五金厂完成产值37万元,实现利润15000元。1983年后,
乡镇企业金属制品厂相继出现。1984年,讷河五金厂因企业亏损重新组建讷河县北方机械厂,
生产铁制品。1985年,全县生产铁制小农具92100件、畜力车16台、农用拖车56台,满足了
农业生产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