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技术引进
第三节 技术引进
工艺引进1981年后,全县各工业企业广泛与外地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经济协作关系,
不断引进新工艺、新技术,在企业内部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强竞争能力,
扩大经济效益。1984年,全县共引进新工艺和新技术8项,县味精厂和省轻工研讷河县志究所、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沈阳味精厂等单位挂钩,引进了新工艺,不仅解决了染茵倒罐的技术难
关,而且还建立了科技研究中心,应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生产程序,使味精产量由原来年产250
吨提高到500吨,并使味精质量达到省优标准。拉哈酱菜厂从四川引进根霉发酵技术,解决了夏
季不能生产腐乳的难关,由季节性生产变为常年生产,产量比上年提高33%。1985年,县争取
盛市通过银行贷款,无偿投资和企业自筹等渠道,筹集资金300万元,帮助讷河水泥厂、味精
厂、造纸厂、印刷厂、砖厂、酒厂、老莱陶瓷厂、拉哈砖厂、农机修造厂、酒厂等10家企业引
进新工艺、新设备,进行工艺、技术改革。其中有6家企业达到了当年投资,当年引进,当年
见效。老莱陶瓷厂从江苏省淮阴市新都砖瓦厂引进了粘土瓦吊栏干燥新工艺,万片瓦耗煤由7
吨下降到3吨;干燥周期由7天减少到9小时,年节省煤炭1600吨。讷河酒厂推广应用UV48新工
艺技术,出酒率提高60一70%,年产白酒15400多吨,比上年增长50%。生产的精制白干酒被
评为市清香白酒第三名,全年增利税16万元。二轻企业通过引进新技术,全年共上12个新品种。
其中拉哈纸箱厂推广玉米淀粉粘合剂新技术,全年产纸箱80吨,较用水玻璃胶节约资金12000
元。
设备引进 1980年,各工业企业从增强产品竞争能力和工厂的应变能力出发,本着量力而
行的原则,对生产车间进行改建,引进新设备,以适应生产的需要。县财政部门有重点地进行
投资,支持各厂家上现代化设备。县乳品厂因奶原不足达不到生产能力而亏损。县财政部门根
据讷河盛产大豆的情况,拨款13万元,帮助该厂增添了制浆设备,生产乳豆粉。每天有1吨鲜
奶就可照常生产,使全厂扭亏为盈。1982年,老莱陶瓷厂淘汰了50年代的旧式黄土粉碎机,引
进XW143型风造锤式黄土粉碎机,功效提高1倍;对制瓦车间进行了扩建,淘汰了拉杆压瓦机,
购进了ZW15A双模自动翻压瓦机及其配套设备350型真空炼泥机,班产定额达5800片,比用旧式
压瓦机提高功效28.8%。1985年,讷河水泥厂投资601万元,将普立窑改为机械化立窑,由人
工生产改为电子控制生产。增添了生料仓、熟料仓、水泥均化罐、包装楼、变电所等配套设备
350多台(件),生产能力提高2.7倍。已完成了第二期改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