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公路 县内最早的公路,为清代从占林们都纳至瑗珲的驿道。由齐齐哈尔副都统辖境内的宁年站
始40公里至拉哈岗站,拉哈岗站至博尔多站30公里,博尔多站至喀木尼喀站21.5公里,从此北
行21公里至墨尔恨城管辖的伊拉哈站,全长101.5公里。道路平坦,但雨季则车马难行。光绪末
年,以布特哈副都统衙门驻地博尔多站为中心的主干公路逐渐形成,向西南达黑龙江将军衙门
驻地齐齐哈尔,全长117公里;东北通墨尔根城,全长63公里,东南越讷谟尔河通三站(今克
山县城),全长80公里,西渡嫩江通尼尔基,全长26.5公里。
宣统元年(1909年),东布特哈总管金纯德奏准始修博尔多站至海伦厅公路,名布海官道,
全长190公里,“讷段取东西南北直线越敖伦胡雨尔两河迳达海伦厅境”。(《黑龙江志稿》
卷四十二)头站设于今九井乡祥云村,二站设于今克山林场,三站设于察霍勒(今克山县城)四
站设于今克东县宝泉镇,五站设于海伦厅境内。在三站建干事公所1处,其余各站皆建兵房、
旅店。筑路,修桥、打井及建房、店计用银10000余两,是年九月中旬告竣。但由于承修委员
刘殿科草率施工,使官道设施简陋,公路多有不平,罚款6000吊,翌年补修。
民国时期,县城至各区公所驻地公路陆续建成。东南至二区驻地官货店22.5公里,西南至
三区拉哈镇35公里,西北至四区奎勒浅30公里,东至五区龙河镇42公里,南至六区通南镇40公
里。民国18年(1929年),重修县城至西河南屯公路9公里,历2年竣工,使齐黑公路经县城一段
畅通无阻。民国20年(1931年),县城通往邻县的公路有6条,拉哈镇至通南镇公路1条。翌年,
与邻县相通的公路增至7条,总长337公里。其中宁年至讷河、讷河至嫩江两条路,路面凸凹不
平,夏秋两季泥泞难行,时常断绝交通。经多整修,通过能力稍有好转。其它几条连接邻县的
公路路况更差。冬季通汽车的公路有4条,冬夏常行的仅讷嫩、讷克2条。
民国时期全县公路一览表
伪满时期,日本侵略者为掠夺更多的物资扩大侵略战争,自伪康德4年(1937年)起陆续由
日本国向县内移民,设立开拓团14处。这些开拓团距县城较远,交通不便。遂于是年设立国道
局,专司道路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抓劳工修筑国道。伪康德6、年(1939年),开始修筑县城
至开拓团及开拓团与开拓团之间的开拓道。至伪康德9年(1942年),修成国道4条,计长126公
里,修开拓道8条,计长139.5公里,修其它公路22条,计长556.8公里。
伪满时期全县公路表
续表
解放后,1951年县人民政府在民政科设公路股,动员民工修复原有讷河至莫旗、讷河至九
井、讷河至龙河和讷河至通南的4条公路。1953年县成立交通科,负责全县公路建设、管理。
逐年动员民工和职工、学生整修路面、路基,延长原有路线并开辟新路线。1958年建成讷河至
学田的路线。到1963年,县城至各公社全部建成砂石路面的公路。1979年,讷尼线建成渣油路
面。1985年,全县共有公路23条,总里程673公里,其中干线和县级公路为295.6公里。干线公
路有,齐加线(齐齐哈尔至加格达奇),由团结乡入境向北经由团结、拉哈、太和、全胜、讷河、
永丰、老莱7个乡镇,讷克线(讷河至克山),在县城南5公里处与齐加公路相接,由接点起向东
经由全胜、讷南、九井3个乡镇;讷德线(讷河至德都),由县城向东经由进化、孔国、龙河3个
乡镇;讷依线(讷河至依安),由县城向南经由全胜、长发,同心、通南4个乡镇,讷尼线(讷河
至尼尔基),由县城向西经由二克浅乡。
1985年全县公路统计表 单位:米、公里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