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公路客运

第二节 公路客运





民国11年(1922年),黑河、瑗珲两县商会联络讷河、龙江、嫩江县商会,筹款10万俄币购
置客车4辆,拟修齐齐哈尔至嫩江县公路,准备开通齐黑客运(后未修)。同年12月4辆客车试运,
行至墨尔根城北伊勒呼里山,因山路崎岖,向导迷路,电瓶用尽,汽车损坏2辆,停车1辆,试
运失败。后于1924年1月开通此线,有2辆客车运行,每年霜降开车,清明停运,全程415公里,
计24站,车费为613元(小洋)。途经境内孤店、拉哈、新安、讷河、喀迷哈等5站,各区间票价
为27元、21元、18元、27元、27元。此外,开通西泉线客运,以布西设治局为起点,中经讷河、
克山至拜泉县。

伪满时期,通往邻县的客运路线共6条:讷河至嫩江,全长85公里,讷河至德都,全长78
公里,雨季停运;讷河至富裕,全长90公里;讷河至黑河,全长300公里,雨期第五篇交通邮
电停运;讷河至泰安110公里。此外,以火车站为中心通往县城短途客运线路有4条:火车站至
西门,票价2角;至中心街,票价2角5分,至东、南、北门,票价3角至南公园,票价3角5分。
以快马车接送,较为便利。

1950年以前路况低劣,客车难以通行。经县人民政府多次组织维修,路况稍有好转,全县
能通客车的线路仅有4条,即讷河至莫旗、讷河至九井、讷河至龙河、讷河至通南。由私营货
车代替客车,既无防寒棚盖,又无取暖设备,且班次多变,时常停运。

1953年,县运输站购进客车2台,公私合营增加汽车9台,其余全靠货车代客运。1958年,
县运输公司购置老式小客车2台、松陵牌大客车2台,新辟县城至学田、讷南至九井两条客运线
路。客车每天往返一次,运送旅客200余人次。1963年,全县各公社全部通客车,途经100个生
产大队,223个生产队。1966年,客车增加到101台,每天运送旅客510余人次。讷九线延至谦
益大队,讷通线延至县第三良种场,讷龙线延至育林村,讷清线延至富源二队。同时辟有通往
克山、依安、莫旗、德都县的客运班车。“文化大革命”中,客运班车售票和发车不按规定时
间运行,乘车必得半夜去客运站排队购票。1979年后,县客运站增加了售票次数,实行预约售
票,增设售票点,客运班车增加了站点,方便了群众。是年,设立县公共汽车公司,新购进大
客车4台,由县城中心街至火车站日夜接送旅客。1983年,集体和个体开始经营客运业务。集体
经营的客车有老莱镇晨光村2台,东风村1台,路线为晨光、东风至讷河。个体户经营的客车有
6台,路线分别为沿江至讷河、曙光至讷河、红五月至讷河、长发至讷河、育民至讷河、同义至
讷河。县城内还有个体户经营的小轿车4台、三轮客车24台。1985年,全县有国营客运站2处,
联营客运站2处,大客车58台。其中国营、集体专业客运38台,社会客运20台,通客车线路36条,
1592公里,站点216个,日发班车62次,经由22个乡镇中的1104个村屯。全年客运量为2 212干
人,其中国营1 693千人,集体309千人,个体和联户210千人,客运周转量为62616千人/公里,
其中,国营为5‘343干人/公里,集体为7023千人/公里,个体和联户为5250千人/公里。

全县部分年份公路客运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