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组织工作

第六节 组织工作



1946年县委有组织干部2人,同年末建立组织部。1949年公开建党,党员发展至4 985人,
建支部160个。1950年县委组织部开办党训班,对党员普遍轮训,党员发展至5 085人,建支部
218个。1954年,县委对农村支部进行整顿。主要是向党员进行党课教育,学习党的方针政策,
经过组织整顿,发展农村党员549人。1957年全党开展整风运动,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
主观主义。同年6月全国开展反右派斗争,整风与反右派斗争同时进行,至1958年4月结束。在
党内抓了一批“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和右派分子,造成反右“扩大化,使许多党员在运动
中蒙受打击。在“大跃进”中,一些党员干部被拔了“白旗”、抓了“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后
分别予以甄别)。

1962年,县委贯彻中央《十二条》和《六十条》规定,开展反“五风"运动(即反共产风、
强迫命令风、瞎指挥风、浮夸风、特殊风),纠正了“大跃进”中的一些错误做法,对国民经
济进行全面调整,对各系统开展“调整关系,巩固成果,充实力量,提高质量”活动,各项工
作秩序趋向正常。1963年7月,县第二次组织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开
展好支部、好党员活动,并对后进支部进行整顿。

1964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全面展开,各级党的组织重新整顿,党员重新登记,对不抓“阶
级斗争”的党员干部进行批判,以“四不清”为名层层过筛子、“上楼"、“洗澡”,并排队
划类,一些党员被清除出党,一部分党员干部被定为“三类半”或“四类”推下“台”。1966
年“文化大革命”刮起“夺权风暴",县委及基层组织全被夺权,陷于瘫痪。造反团“踢开党
委闹革命”,大抓“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使一些党员干部遭批斗、游街、关押,
甚至迫害致死。

1976年粉碎“四人帮”,党重获生机。1978年开展“一批两打三整顿”,至1979年全面落
实党的各项政策,完成“右派”改正工作,平反了冤、假、错案。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后,全党整党整风,对党员普遍进行“七个懂得"的教育,旨在提高党员素质,端正党风,增
强党性和党的观念。1982年对全县109个后进支部进行整顿,派驻工作组解决班子散、软、弱
状况。

1984年全县22个乡镇,根据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新形势,普遍以村为单位建立
党支部。将原有的2170个党小组调整为2043个,改过去按月活动为按农时季节活动。在活动中
除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外,还有针对性的选学科学知识,丰富活动内容。1985年乡
镇党委经过选举换届,70%的村党支部经过改选调整,新的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为43.8
岁,比上届下降2.8岁。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由上届85人增加到130人。受国家中等以上专
业教育的由上届57人增加到83人。

全县部分年份党员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