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宣传教育
第七节 宣传教育
1946年2月,县委组建宣传部,有部长1人,干事2人。主要任务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动
员人民响应县委号召,清匪反霸,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增加生产,支援解放战争。宣传部内设
通讯小组,组织各区委为各级党报写报道。1959年抗美援朝运动中,县委成立和平签名宣传委
员会,经宣传鼓动全县有13万人参加和平签名,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
1953年党规定了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城镇利用广播、黑板报、文艺演出等形式
开展宣传。农村建立163个宣传网(每村一个),组织宣传员6000人,广泛宣传党的总路线、总
任务。1958年“大跃进”时期,县委宣传部发动各级党组织派专人深入工厂、车间、街道和田
间地头宣传党的八届二中全会精神和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总路线、“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为开展大跃进呜锣开道。因其声势大,范围广,号称
“万人宣传大军"。当时宣传工作中的浮夸现象极为严重。
1964年,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全县范围内兴起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群众运动,层层
召开讲用会。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县委宣传部瘫痪。一些人利用宣传工具和宣传阵地搞
派性、打派仗。在“四人帮”“紧跟就是方向”的谬论蛊惑下,宣传了一些极“左”,的东西。
粉碎“四人帮”后,广泛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县委宣传部多次举办学习班、
讲座,辅导各级党员干部认识检验真理的标准,对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起了重要
作用。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委宣传部重点抓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和落实,
教育党员、干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四化建设中解放思想,掌握经济规律,搞好经济体制改
革。
1983年,县委宣传部积极进行了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突出宣
传了张海迪、朱伯儒等一批具有共产主义献身精神的典型,深入开展了“五讲四美三热爱”活
动。年末,县委、县政府命名文明单位。个,表彰29个。至1985年末全县命名文明单位107个(
其中省级1个、市级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