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党 校
第十节 党 校
1948年7月1日,县委始建党训班,地址在县城东门里,第一期培训党员120人。由县委领
导讲课,主要讲解党的性质、任务和最终目的,提高新党员的思想觉悟。1951年宣传部举办党
员冬训班,开始对党员进行正规教育和培训。1958年以基层总支、支部为基础建立广播党校270
处,但多流子形式。1959年7月1日,县委党校正式成立,校址迁至县城北门里路东,并开办首
届党员干部培训班,当年轮训党员四批988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党校停办。1978年恢复县委党校,在县城西门外第一良种场,
利用知青点办学。1979年开始训练党的基层=F部,由政治教学转为经济理论教学,重点提高党
员干部的经济知识和管理水平,以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982年,县委党校分期分批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学习马
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的基层干部进行培训。1984年,县委针对党员
新成份多,科学文化素质低,以及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新情况,进行有计划分期分批轮
训党员,较系统的向党员进行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使党员
教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和系统化。1985年,各党委按县委通知共举办各类训练班、培训班184
期,其中干部班50期,党员班39期,非党积极分子班25期,群团干部班35期,后备干部班12期。
培训各类人员22038人次,其中干部党员3232人次,一般党员13288人次,非党积极分子2797人
次,群团干部1 756人次,后备干部765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