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归国华侨 县内旅外华侨多是解放前为生活所迫出国谋生的。抗日战争时期,在日本侵略者的践踏下,
一些人不甘心当亡国奴,纷纷避居海外。解放前夕,一批国民党及其军政人员去香港、台湾后,
一部分人先后转居外国。解放后,在国外旅居的华侨看到社会主义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纷纷
携妻带子回归祖国与亲人团聚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85年,全县有归国华侨25户,26人,其
中朝鲜归国华侨21人、新加坡3人、印度尼西亚1人、缅甸1人。在这些归国华侨中,居住在讷
河镇的有5户5人、拉哈镇1户1人、老莱镇1户1人、通南镇1户1人、龙河镇3户3人、进化乡1户1
人、太和乡1户1人、长发乡1户1人、同心乡2户2人,永丰乡1户2人、友好乡6户6人、二克浅乡
1户1人、全胜乡1户1人。
县委、县政府对归国华侨及眷属给予关怀照顾,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使他们
深深地感受到祖国的温暖。旅居朝鲜的臧爱芝(女)1974年回国探亲,经申请批准留居国内,被
安排在国营印刷厂工作。还有一些归侨在生活、住房、子女就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县人
民政府拨救济款为他们买住房,拔木材建筑房屋。为了发展生产,改善归侨生活条件,县民政
局还购买羊只,交归侨饲养、繁殖(脱贫后还本),增加收入。有的归侨开设小卖店缺少资金,
县政府通过无息贷款方式予以资助,县税务部门对他们免收营业税。大多数归侨很快提高了生
活水平,改变了贫困面貌。
1981年12月,通过民主协商,选举产生了“讷河县侨联领导小组”。1985年8月30日,在
侨联小组的基础上,选举产生了“讷河县归国华侨联合会"。
归侨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很多人努力工作,积极钻研业务,
受到了党和政府的表彰。印度尼西亚归侨、县农机修造厂工程师梁启功,被选为县人大常委,
县侨联主席和齐齐哈尔市侨联委员。朝鲜归侨张秀珍被选为县政协委员、县侨联副主席和齐齐
哈尔市人大代表。朝鲜归侨臧祝英(女),被选为县侨联委员、县政协委员。
归国华侨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