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西 医

第二节 西 医



民国初年,西医传入县内。一些药商从齐齐哈尔、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等地购置西
药及器械在县内销售,主要为解热镇痛、治疗胃肠道疾病及外伤等常用药。由于人民生活贫困,
加之西药价格昂贵,销量不大。民国2年(1913年)后,县内药商开始以西药为主建立医院和诊
所。至民国19年(1930年),全县西医医院(含中、西医联合诊所)主要有:

名称 医师 收诊人数 地址

北满医院 2 10 县城南市场

齐齐哈尔医院 1 30 县城北大街

同仁医院 1 250 县城南大街

中西医院 1 40 县城北大街

产科医院 1 40 县城新市街

达生医院 2 20 拉哈站北大街

济民医院 2 20 拉哈站南大街

外科医社 1 20 拉哈站北二道街

各乡镇有私人西医诊所16处,其中城区7处,拉哈站7处,龙河镇1处,通南镇1处。

伪满时期,日本药商和西药大睦涌入,使县内开设的医院和诊所受到排挤,医院的格局逐
渐缩校伪康德4年(1937年)以西医为主的县立病院建立,第二年又在县城建立救疗所,以西药
救疗鸦片中毒者。伪康德6年(1939年)7月改名戒烟所,第二年改为康生院,并在拉哈镇设立康
生二院。

1948年县卫生院(今县第一医院)开设西医内科、外科、儿科,X线透视室、化验室及手术
室,治疗一般常见病及施行简单手术。1953年县卫生院注意培养外科医生,外科医生由原来的
1名发展至5名,成立了外科病房、手术室,能进行阑尾炎切除、肠切除及吻合、胃穿孔修补等
手术。1960年,县第一人民医院首次对呕吐数年的胃幽门梗阻患者张亚培施行胃大部分切除手
术,获得成功。后又为因搞水利施工爆破,头骨被炸裂,脑汁外流的一社员施行开颅清创手术,
获得成功。1965年县农机配件厂工人张德珍被铁管砸伤头部,流血不止,处于休克状态。县第
一人民医院为其施行开颅清除血肿手术成功,使病人转危为安。同年为外地一患者施行断指再
植手术成功。

1966年,县第一、二人民医院发挥阶梯医院的作用,面向基层,有计划地组织医疗巡回小
组,帮助公社卫生院解决西医诊断疑难病症20余种,提高了基层卫生院的医疗水平。1977年,
省卫生厅决定讷河等10个县开设烧伤病室,治疗烧伤患者。县第一人民医院西医外科加强对此
病的研究,收治中、重度烧伤病人。此外,在抢救食物、药物中毒等方面,医院设备齐全,技
术力量较强,为讷河县及附近地区的抢救中心。

1978年后,西医通过开展技术交流和学术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县第一人民医院于1978年
10月29日、31日两次进行狗肾移植试验成功,为患有晚期尿毒症病人移植健康肾脏闯出了一条
新路,1979年县第一人民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文镇岳与科研小组研制成功并推广芩芪糖浆治疗心
肾性浮肿、腹水和回输治疗肝硬化、双氧水静注治疗肺心病,多巴胺治疗心力衰竭等症。至1982
年共治疗120例,其中有93例获得明显疗效。内科主治医师高扬,对1979年至1982年5月入院治
疗的100例冠心病和50例痨型克山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两病在发病年龄、性别、
职业及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心电图、X线等方面的不同,写出临床鉴别指导论文,在《中国医
学文摘(内科学)》、《黑龙江医药》杂志上发表,对两种病症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有参考价值
的依据。

1981年,县第一人民医院西医师周作智、文镇岳、于丽琴、卢荣湖、徐辉、高扬等分别总
结出冠心并慢性肺原性心脏并慢性克山并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并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急性肾炎等内科疾病的诊疗常规和治疗措施,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副主任医师、县
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宫志,对西医外科造诣较深,尤对急重疑难病症诊断治疗积有丰富经验;外
科手术亦较精通,曾多次做胃穿孔修补、肠切除吻合术、睾丸鞘膜翻转术、疝气修补术、子宫
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脑外伤开颅清创术等。

公社卫生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提高也较快,由原来只能治小伤小病,逐步发展到能诊治常见
并季节性多发病,抢救危急病人和治疗传染性疾玻西医外科能进行阑尾炎切除、疝气修补,剖
腹产等手术。放射线科能胸透和照相,检验科能作血、尿、便常规和肝功能化验等。1985年,
全县共有西医师111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9人,西医师81人,护理师5人,西药
师8人,检验技师5人,其它技师3人,西医士136人,护士166人,西药士23人,检验技士2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