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西 药
第二节 西 药
自民国初年西医术传入县内后,西药才逐步发展起米,但不为人们重视,特别是在农村,
患病者多用中草药材。民国12年(1923年)至19年(1930年),大陆新医院、仁济医院、运河医院
和天锡药局陆续开设,经营西药。主要药品为解热止痛、消化、呼吸道感染、外伤药及手术用
的麻醉品。药价昂贵,高于中药几倍或十几倍。伪满时期,日本人在县内开设讷河医院、东洋
医院和太德昌问病处。
1950年县卫生院成立后,以西药为主体的医疗机构逐渐增加。1951年,县医药公司成立,
经营各种西药1 200种,并有西医医疗器材240种,多由齐齐哈尔市医药二级站购入,其中一些
贵重、紧缺药品按国家计划分配到县。
1958年,县人民医院建起制剂室,生产氯化钠溶液、碘酊、红汞水等西药。至1970年增加
生产“六八一”注射液、葡萄糖针剂、氯霉素眼药制剂。
1985年,全县各医疗部门和医药经销单位计有西药965种,其中酊水类如紫药水、红汞水、
眼药水、碘酊等286种,油膏类如清凉油、磺铵软膏、氯霉素软膏等100种,片剂类如各种抗菌
素片等西药片剂3:98种J粉剂类如葡萄糖粉等90种;针剂类91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