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卫生防疫
第五节 卫生防疫
1952年全县开展“反细菌战”运动,各工厂、企事业单位大力开展卫生防疫_下作,清仓
消毒,食品检疫,加强卫生知识宣传和普及,控制各类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广大人民群
众身体健康。
食品卫生 1952年,食品卫生工作由县卫生院负责,设专职卫生检查员进行监督符理。每
至传染病流行季节或节假日,卫生部门都下发文件要求食品加工、销售部门加强卫生管理,并
不定期的进行突击检查。1956年,县卫生防疫站成立,设立食品卫生科(对外称县食品卫生监
督检验所),具体负责食品卫生工作,并把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教育、抢救治疗列为食品卫生
工作的承点。60年代至70年代,县内农村有吃臭米面的习惯,即将玉米碴用水浸泡半月至一一
月余,晒干磨成面后食用。因玉米浸泡期间产生酶菌,发生臭味,俗称臭米面。仅在同义、二
克浅、通南、学田4个乡镇发生的食臭米面中毒事件中,就有13人死亡。还有食死因不明的牲
畜肉和病禽肉造成的食物中毒。1970年6月15日,学田公社和平一队社员,将生产队患“4号
脖死马肉分配食用,中毒212人,中毒较重者20人,经3天的紧急抢救痊愈。1971年,省卫生局
制定《城乡食品卫生管理暂行办法》,依法对食品加工、贮藏、销售及饮食业卫生、饮食业人
员进行全面管理,要求饮食服务部门严格执行《食品卫生五四制》,坚持食具、餐具消毒,防
止病从口入。
1979年8月,国务院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县卫生局加强食品卫生
工作,增加技术干部4名,开展经常性的食品卫生监测工作。1980年县防疫站举办训练班2期,
培训县城、拉哈镇和各公社饮食服务人员91人。对全县140个食品加工、销售和饮食企业进行4
次卫生大检查。对卫生不合格的单位或个人给予警告、罚款、限期改进、停业整顿等处罚。食
品监测抽样检查203份(合乎国家标准的121份,不合格的82份)。还对县城、拉哈镇1 598名饮
食业工人进行体检,发现17名患有传染病者当即调离岗位。1982年县卫生防疫站设立食品卫生
监测站。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颁布实施,食品卫生监测站改为食品
卫生监督检查所,增设卫生监督员7人,卫生检查员56人。凡在县内经营食品、饮食、冷饮、
食品加工、食品摊床者,需经县卫生防疫站核准,发给《卫生许可证》,方准营业,对从业者
个人亦发放《健康证》。食品卫生工作通过依法办事,逐渐走向正规化、经常化。食品摊床集
中搞好防尘,饮食业单位普遍开展“文明服务”竞赛,卫生条件和设施有了很大改进。年终检
查全县3124个食品、饮食服务企业的卫生整顿工作,仅有12个企业因卫生不合格限期改进。食
品监测抽样检查565份,其中白酒199份,不合格者43份,酱油134份,不合格者22份,冰棍118
份,不合格者13份。
1985年,县卫生防疫站结合换发《卫生许可证》,要求全县361个饭店从布局、卫生设置
等方面进行改造,基本上达到了布局合理,“三池”具备,地面、墙壁、天棚标准化。同时大
上冷藏设备,全县置电冰箱180台。县工交、财贸系统还投资32万元,对39户食品冷饮加工企
业进行改造,采用电气设备生产,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全县1249个食杂店、519个摊床基本上
做到服务员着装,工具售货,货款分开。此外,县卫生防疫站还依法查处了县城一个体户买病
死鸡加工烧鸡出售案件,还对九井、全胜两乡食马肉中毒案件进行调查。同年末,对全县4978
名从事饮食服务业工作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对其中223名有各种传染病的从业人员进行了工
作调整。
学校卫生 1954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学校保健工作的指示》,县城、集镇的学校都
成立了校卫生所、校医室或设专兼职保健医生。开展青少年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定期对学生
进行发育、视力及常见病的检查。年年进行预防接种疫苗。1980年全县有38名校保健医参加了
县防疫站举办的医疗技术培训班,通过培训,掌握了学生中的一些常见病的治疗技术,保证了
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1981年,县卫生部门贯彻《中小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重点抓了讷河一中、老莱中学、讷
河镇一孝县实验小学的卫生试点工作,对4个学校中的中、小学生进行了发育调查和疾病普查,
建立了学生健康档案。
1982年4月,县防疫站对县镇3所中学、1所小学和农村2所小学8000名学生进行健康检查,
重点检查了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坐高的发育状况。同年末,在讷河三中、县实验小学召
开全县学校卫生工作现场会,推动了学校卫生工作的进展。
1982年,全县共建立卫生防疫试点单位15处,建立了29个卫生防疫宣传厨窗和宣传画廊,
放映了12部136场次卫生科教影片,有23 560人接受卫生防疫知识教育。
1983年后,县防疫站主要抓学生的发育成长和疾病防治工作,加强对保健教师的指导,全
面开展免疫活动,帮助学校搞好教学卫生,大力开展保护学生视力、青春期卫生和体育卫生的
宣传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