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爱国卫生运动

第六节 爱国卫生运动



解放前,县内村镇多为讨荒户,他们租种地主的土地或当“长工”、“耪青”,缺农少食,
一贫如洗。住的是窝棚、马架、地窨子。缺乏卫生知识,家庭卫生条件极差。当时的政府不关
心人民疾苦,城镇乡村不搞卫生设施建设,住房简陋,道路凹凸不平,街巷粪便、垃圾到处皆
是,污水到处流淌,地方并传染病时有发生。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卫生工作,千方百计改善人民的居住和卫生条件。1949年东北
人民政府确定讷河县为卫生试验县,派出工作组来县搞卫生试点工作。

1952年,美帝国主义在侵朝战争中发动细菌战。同年3月美机侵入我国境内,在县内城区、
拉哈镇等地撒布细菌、毒虫,至月末全县有11个区发现苍蝇、蜘蛛、跳蚤、黑壳虫等毒虫。4
月3日,县委、县政府举行10000余人参加的抗议美帝国主义撒布细菌滔天罪行的示威游行。会
后,县成立防疫委员会,各区组成防疫队15个,村组成防委会166个,屯组成防疫小组736个,
并以民兵为骨干成立扑灭队112个,有45657人参加了卫生清洁运动,消灭毒虫,填平阴沟水坑,
清运垃圾,各家各户人搞室内卫生。1953年,毛泽东主席发出“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
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的号召,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大
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县将防疫委员会改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各区、村改设爱国卫
生运动领导小组,区政府设专职卫生助理,村设卫生委员,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设专职卫
生干部负责爱国卫生运动的部署、检查和指导工作。至此,爱国卫生运动逐渐形成全民性、经
常性的群众运动。

1958年“大跃进”时期,全县爱国卫生运动形成高潮。县委提出“全党动员,全民动手,
彻底改变卫生面貌"的口号,全县大力开展以清除四害(老鼠、麻雀、苍蝇、蚊子)为中心的卫
生工作大跃进,全年开展23次围攻战,消灭老鼠2563903只,麻雀5216396只,苍蝇2760斤,
清除垃圾粪便486 72—2吨,新建、改建厕所21325个,新建猪圈30209个、鸡鸭架37554个,牛
马棚936个、灰仓16531个,疏通渠道21000延长米。5月下旬,全县基本实现了“四无县”。1959
年在巩固提高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以“五有"(有牛马棚、猪羊圈、鸡鸭架、厕所、灰仓)、“三
勤”(勤起、勤垫、勤打扫)为中心的爱国卫生突击运动。年末,县组成卫生工作跃进检查团,分
8个组赴14个人民公社、19个卫生院(所)、4个医药单位、4个居民组、12个服务行业进行全面
检查,全县卫生面貌大改观,农村社队基本实现了“五有”、三勤”。1960年,县委遵照中央
关于“消灭疾病,人人振奋,移风移俗,改造国家刀的指示,在全县开展卫生红旗县活动。同年
3月,县委在学田公社召开现场会,学田公社被评为红旗公社。

1966年“文化大革命”之初,县爱卫会工作停止,基层卫生组织瘫痪。1970年,全县开展
“农业学大寨”运动大搞积肥活动,清除脏水、积雪、垃圾、粪便,积肥2293140吨。1973年,
城镇开展规划建设和整顿市容,大搞环境卫生,重点抓了饮食服务业卫生和城镇环境卫生及农
村“五有”建设。

1976年后,县爱卫会恢复工作。每年春、秋两季组织城乡搞卫生突击活动,宣传卫生常识,
检查活动效果。1980年春,全县出动5310人,586辆车进行卫生大会战。历时1个月,清运垃圾
4450立方米,疏通阴沟16000。延长米,填平坑洼45处,修建城镇厕所15个。并对县城各单位
和居民住户进行卫生检查,合格者发给《卫生合格证》和《光荣证》。

1981年2月25日,全国总工会等9个群众团体发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全国
人民积极响应,一场轰轰烈烈地以“五讲四美”(讲文明,讲秩序,讲礼貌,讲卫生,讲道德及
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环境美)为内容的群众运动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县委、县政府决
定把爱国卫生运动和“五讲四美”活动紧密结合起米,以治“脏”为主,城镇建立“四自一统”
(即:自修门前路,自通门前沟,自栽门前树,自搞门前卫生,统一行动)的卫生保洁制度。以
居民组为单位统一检查,统一清扫。1982年5月,县爱卫会召开第一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决
定城乡层层发动,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批转中宣部“关于深入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报
告》,进一步解决县城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提出了“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方
针,制订了“三增、四设、五管”措施。(增加10台清运垃圾的车辆,增加17名保洁人员,增
加卫生治本投资20万元;居民户设垃圾筐,居民院自设脏水池,各单位门前和正大街设垃圾箱,
街道居民组设垃圾站,把机关、企业、工厂、学校院内外的环境卫生管起来,正大街清扫设专
人管起来,公共厕所卫生设专人管起来,饮水井设专人管起来,畜禽管起来)开展了“五项建
设(即搞好街道内清沟排水,修好城内外桥梁涵洞,搞好县城环型路整修,治理西大沟,新建
和维修厕所)。通过“五讲四美”活动,县城卫生环境有了初步改善。共清除垃圾、污物54700
吨,疏通沟渠24500延长米,街旁栽树30000余株。

农村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坚持“两管五改”的基础上,又开展了建设卫生文明村活动。按
照全省统一制定的《卫生文明村(试行)标准》,栽种护村林,整修道路,拉正街基,安装自来
水,改变了过去那种“年年修路路不平,年年栽树不成荫”的状况,使农村卫生面貌大为改变。
长发乡的张志村、东方红村,孔国乡的四清村曾出席原嫩江地区创建卫生文明村甘南县兴十四
村现场会,被评为地区级卫生文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