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业余体校
第二节 业余体校
1962年8月,建立县青少年业余体校,校址在县城东北三道街(今讷河三中址),隶属县文
教科,设正副校长2名、教练员2名。招收学员66名,开设速滑、乒乓球两个专业班。学员均系
各中、小学校选送的在校优秀运动员。授课和训练时间为周一至周六每晚2小时,星期日4小时。
学校设360平方米训练教室及冬季冰场,备球台、单,双杠、跳箱、哑铃等器械。教学分基础
理论和训练两种,以训练为主。经一年多学习、训练,学员身体素质增强,训练战果显著。1964
年2月考核定级时,乒乓球达2级运动员标准的1名、3级的5名、少年级标准的6名;速滑达2级
运动员标准的1名、3级的3名、少年级标准的6名。1965年,体校部分运动员参加全省青少年
比赛,速滑获省少年团体总分第5名,乒乓球获省少年男子组团体总分第2名,少年女子组第10
名。参加地区比赛,少年女子组获乒乓球团体冠军,少年男子组获第3名。1966年体校学员李
吉槐参加省速滑比赛,打破少年男子组速滑3000米省纪录。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业余体校停办。1973年恢复,隶属县体委,校址迁至南公园
人民体育常设有训练场教室等体育设施。当年招收速滑、乒乓球2个班,计97名学员。1974年
增设篮球班,招收学员145人。1975年乒乓球班停办。授课时间为每周6次,每次90分钟,有男、
女教练4名,训练科目有身体训练和专项技巧训练。
1985年3月,县青少年业余体校改称为县少年儿童业余体校。有校长1人,教导主任1人,教
练员2人。设速滑、田径、篮球3个班。有学员72人,其中男女各36人。设有教室和训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