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民族关系 讷河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300年来,各族人民共同居住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和睦相
处,为祖国的统一和富强,为开发和保卫边疆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由于历代反动统治者
推行大汉族主义,歧视少数民族,致使各民族之间互相仇视。少数民族长期遭受剥削和压迫,
生活贫困,人口逐渐下降。特别是人数较少的鄂温克族人,由于贫苦和疾病的折磨,人口急剧
减少。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为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废除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民族
不平等制度,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防碍各民族团结的
一切行为,使民族关系逐渐融洽。流传在达斡尔、鄂温克族中的传染病得到彻底根治,鄂温克
族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充分改善。1956年5月,鄂温克族居住的占仁乡曾改为占仁索伦族乡。
1982年6月30日全县各族人口分布情况表
“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民族政策横遭破坏,民族关系一度紧张。1973年10月,龙河公
社百音大队的达斡尔族人因生活困难,与汉族混居难于保持民族传统等问题,有42户迁往内蒙
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巴彦公社。粉碎“四人帮”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来,县委进一步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县设1立民族事务委员会,负责少数民族工作,帮助
少数民族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生活水平,解决子女入学、婚姻等问题,使少数民族居住逐渐稳
定,生活逐年提高。出现了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共建四化的太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