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饮食

第六节 饮食



汉 族 过去汉族人民以玉米楂、玉米面、小米、高粱米为主食。蔬菜多食土豆、白菜、
萝卜、茄子、辣椒、西葫芦、窝瓜等,副食以粉条、豆腐、鸡蛋为主,吃法多为炖、煮、斌、
炒。冬季喜食渍菜粉。富有人家淘黄米(糜子米)蒸豆包、杀年猪,吃猪肉炖粉条、血肠。酒多
以烧酒为主。茶以花茶为主,红茶次之。

满 族 满族人饮食与汉族基本相同。主食有小米、黄米、稷子米、荞麦面。喜食小米干
饭、黄面饽饽。年节、喜庆日子,煮、炖、炒菜多用碗盛、碟装,谓“七碟八碗”。忌食狗肉。

达斡尔族 喜食稷子米、荞麦面食。以荞麦面“达勒保大”为上品,亦谓“合铬”。肉食
品以晒肉干和煮烤肉为主,不习惯食炒肉。达斡尔族人善制奶品,用牛奶制成奶皮、奶铬、酸
奶子和黄油。各种蔬菜多以炒、炖为主,春秋还喜欢吃柳蒿芽。“手把肉”是招待客人最讲究
的食品。男女均嗜烟、好酒、饮红茶。民间有“无酒不成席”之说。

朝鲜族 朝鲜族以大米为主食,习惯吃焖干饭。夏季喜食“冷面”,年节爱吃“打糕黟
和大麦芽糖。尤爱吃狗肉,“狗肉汤”是招待客人的上乘佳品。秋季,备户都要用缸腌制各种
咸菜,其中酸辣白菜为最优。辣椒是朝鲜族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作料。民族饮料以“米酒”为最,
家家都能制作。

回 族 因信奉伊斯兰教,不食猪肉、血和自死物。多食牛羊肉。

解放后,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膳食方面不断改善。特别是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后,城乡人民逐步富裕起来。城镇每人每月供应面粉10斤,农村人口每年都有充足小麦。
主食逐渐由过去的玉米


食习惯亦保留下来。人们接待亲友、逄年过节或办红白喜事时,多煎炒烹炸,多至10几个莱,
酒多饮白酒、啤酒、香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