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口发展
第四章 人口
第一节 人口发展
1928年,黑龙江省当局在齐齐哈尔兴修铁路,有大量民工、商人流入和定居,本区有人口
14140人。
沦陷时期,本区人口的增长快于民国时期的增长速度。日本帝国主义推行“二十年百万户
移民计划”,日本人大批迁入。到1946年统计,全区总户数为13252户,总人口为45396人,其
中中国人4371户,21021人;日本人8881户、24735人。
齐齐哈尔解放后,根据东北行政委员会指示,将居住在区内的日侨分批遣回国。到1948年,
全区人口减至24513人。
1950年进入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沈阳的皇姑屯车辆厂、一二七工厂
(国营和平机器制造厂)迁人,本区人口的机械增长较快,到1953年全区人口增至42459人。
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期间,区划不断变化,人口机械增长和自然增长速度迅猛,1964年
全区人口增至165590人,比1953年增长219倍。
七十年代中期,计划生育和对市外迁入人口控制工作的加强;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采
取精减城市人口措施,使城区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回落。1982年全区有人口242692人,比1964年
增长46.6%,1990年全区总人口为294556人,比1982年仅增长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