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党员队伍

第四编 政治编

第一章 中共地方组织

第一节 党员队伍


  

  

  解放初期,中共齐齐哈尔市委派李健旋等9名老党员深入到各街道和农村秘密发展党员。
1946年8月建立民主政权时,“表现突出、靠近组织,经过考验,合乎条件”的于振江等先进
分子,被区委吸收为第一批中共党员。1947年冬,土地改革中“工作积极、大胆、认真、敢于
斗争,分地公平,积极组织发展生产”的王洪德、吴雪桥(女)、关国志等24名骨干加入了中国
共产党,成为土地改革运动中的先锋。1948年初,在反封建斗争中“表现积极、大胆,敢于斗
争、响应号召、处处带头,经过划阶级定成分后,本人成分好,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的
18名积极分子被吸收入党。1948年2月26日公开建党。6月末,区委遵照市委“注重培养教育积
极分子,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精神,发展党员22名,使全区党员增加到104名,
各街道和农村均有党员活动。

  1951—1955年,区委按照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老区党员目前以整党为重点,停止发
展”的精神,未发展党员。1956年6月,经过整顿党的基层组织,区委开办了建党骨干训练班,
结合先进生产者运动情况,批准21名优秀分子入党。1958年初,全区党员增加到680名。城市
人民公社试办期间,铁锋人民公社有党员2 221名,和平人民公社有党员1130名,火车头人民
公社有党员2098名,3个人民公社共有党员5444名。1961年3个公社合而为一后,车辆厂、和平
厂、铁路退出公社。1962年3月,驻区市直国营企业党员关系上收。全社党员减少到570名。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群众组织”搞“踢开党委闹革命”,迫使党的组织
生活停止。1969年4月恢复党员活动。1974.年接收边屯公社党员83名。1975年12月,本着积极
慎重的方针和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纳新党员201名,全区党员增加到949名。

  经过深入揭批“四人帮”的斗争和干部政策的落实,各级党组织本着积极慎重的方针,恢
复了党员的预备期制度。1979年底,新发展党员129名。1982年9月,经过拨乱反正,按照中共
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重点发展生产第一线及薄弱单位的党员。1983年5月,全
区发展62名党员,其中,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有27名,知识分子和各类专业人员20名,干部15
名。还整顿与建立了一支非党积极分子队伍。1985年,一大批中央、省、市直属企业,离、退
休职工党员,“就近、就便”转入各街道办事处党组织生活。

  经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正面教育,区委注重发展第一线的优秀分
子入党,改善了党员队伍结构。1990年,全区党员发展到3 847名,其中工人和商业人员120名;
机关行政人员626名(包括中学小学教师党员);企事业管理及各类专业人员189名;集体事业管
理与专业技术人员121名;乡镇企业劳动者24名;城镇个体劳动者51名;离退休干部、工人党
员2230名;其它10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