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民防空
第二节 人民防空
1966年,铁锋区奉命成立了战备办公室,编制4人,1969年增到8人,主要负责全区战备教
育,组织训练战备队伍,领导构筑战备工事,安排疏散城市人口,准备制造土武器等任务。19
73年,改为铁锋区人民防空办公室。
1969年4月发生苏联侵袭珍宝岛事件后,根据毛主席的“要准备打仗”、“深挖洞、广积
粮、不称霸”的一系列指示,铁锋区积极开展修筑简易防空洞、隐蔽室、地道82处,总面积达
47588平方米,现已报废简单工事26处,共4049平方米,现存永久性战备工事28045平方米,本
着平战结合的原则,将其中完好的战备工程充分利用起来,改做地下大仓库,商店、旅店、休
息室等,得到了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69年根据上级指示,铁锋区要暂时疏散人口165000人,因此作了疏散计划安排,落实疏
散地点,有市辖的林甸县、讷河县、依安县、拜泉县和本区的边屯乡。在我国开展对越南自卫
反击战时,根据上级指示,又将疏散地点进行了调整,即为安排在泰来县人数达50000人,林
甸县65000人,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50000人。
加强通讯警报工作。1970年,安装一部供电式电话总机一门,起用电话30门。1972年,改
换为10门供电式电话总机,起用60台电话。1988年,又按112门程控式电话总机一部,起用电
话103台。1969—1970年全区共有警报器30台,1981年增设电动警报器9台,全区音响覆盖面已
达90%以上,初步适应战时需要。
积极开展人防教育和“三防教育”。为使全区人民都懂得和掌握“三防”(防原子、防化
学、防生物武器)知识,在全区城乡普遍开展“三防”宣传,特别是从1982年开始,在所有中
学二年级以上班级开设三防教育课,经考试合格率达88%,从1990年开始,开展了人民防空教
育。
组建人防专业队伍,以备战时需要。在铁锋地区成立人防专业队伍,有区一级专业队伍7
个,351人,它们的任务是在未来战争中,负责对核、化、生物战剂的侦察,洗消,消除空袭
后果,通讯传达命令,发警报,战场抢救,止血包扎,消灭火灾,维护治安,抢修被破坏的房
屋、道路、桥梁运输战备物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