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化设施 一、文化馆
区文化馆建于1952年,负责全区文艺活动的组织和辅导工作。馆址通东路(今中华东路),
建筑面积140平方米。馆内设有30个座位的图书阅览室,藏书5 500册,报刊杂志85种,还设有
美术绘画室、文艺室。
1973年,区文化馆迁至龙江路(今和平厂西街)。
1979年,为了宣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展示改革开放以来的丰
硕成果,文化馆在和平公园门前建立了永久性的宣传画廊,坚持每月改换一次版面。展示的内
容有美术、漫画、书法、摄影等作品,还有科普常识、时事政策、法制宣传等内容,同年《齐
齐哈尔日报》记者采访后,发表题为《一花引来万花香》的文章。
1990年,区文化馆迁至新民小区。内设图书室、艺术室(声乐、舞蹈)、创作室。获奖作品
有陈其和的国画《晚秋》、关恒武创作的小品《小偷》、小说《啊,小城》,王江创作的小说
《陌生的舞伴》等。同年关恒武的小说集《阴阳先生》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图书室图书流通情况表
区文化馆各种文艺培训班一览表
二、文化站、室
本区早在1958年就开始着手组建区、街、委三级文化网络,至1965年全区有文化馆1处,
文化站7处(其中农村5处)。1990年,全区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12个,文化室129个,其中一类
站2个,二类站8个,三类站2个;三类室45个,二类室64个。
三、文化宫
本区文化艺术、文化娱乐场地,主要由驻区企业的文化宫、俱乐部、游艺室提供。1935年
建立的铁路厚生会馆,是本区最早的企业文化宫。其它企业文化宫、俱乐部、游艺室,均在新
中国成立后陆续建立起来的。这些企业文化宫、俱乐部、游艺室是本区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
的主要阵地,内部设施以剧场为主,附设其它厅、室,负责组织本单位业余文工团(队)的排练
演出,开展文艺创作、图书借阅、各种展览、交谊舞会、棋类游艺、放映电影、录像等文化活
动。
驻区文化宫(俱乐部)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