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节庆
第四章 节庆
习惯的节日有农历(俗称阴历)、公历两种,传统的节日以农历为主,现代节日以公历为主。
一、传统节日
春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是区域内最为隆重的节庆日。各单位一律放假三天。
各家在除夕(年三十)要贴春联、年画、门前挂灯。初一大早起来要向亲友、邻里之间相互拜年。
从初一至初五,每天的主、副食品都十分丰富。
元霄节,每年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吃元霄,挂灯笼,放鞭炮,组织扭秧歌。
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这天有吃猪头肉的习惯,大人、小孩要理发,俗称打龙头。
清明节,在农历三月,家家为祖坟添土扫墓,机关、学校祭扫烈士墓。
端午节,五月初五,俗称五月节,家家户户采艾蒿插在门上,室内挂纸葫芦,吃鸡蛋,吃
棕子,据说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
中秋节,八月十五,俗称八月节,历来有赏月的习俗,人们把中秋节看成是全家团圆的节
日,预示丰收的节日,全家吃团圆饭,晚上赏月,吃月饼、西瓜,预示全家团圆美好。
重阳节,九月初九,人们喜欢在这天登山,野游、赏菊。
腊八,十二月初八,各家都要用粘米做粥吃,叫腊八粥,意在御寒。
小年,十二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早晨包饺子吃,白天要打扫室内灰尘,粉刷墙壁,迎接
春节的来临。过小年有夜晚送烧掉灶王爷上西天的习俗。
除夕,十二月三十,晚饭要准备丰盛的菜肴,必须有鱼,年年有余之意。除夕夜不睡觉,
叫守岁,少辈给长辈磕头拜年,半夜放鞭炮,俗称迎财神的到来,半夜吃饺子,意在财神已迎
到家,全家庆贺。
二、现代节日
元旦,1月1日,俗称阳历年。职工,学生放假一天,各单位举办辞旧迎新活动,展望未来,
预祝新的一年开始,事事如意。
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各级妇联组织举办庆祝活动,表彰妇女、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植树节,3月12日。全国各地开始植树造林,绿化城市、乡村。
国际劳动节,5月1日。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庆祝活动,党、政机关召开表彰大会,奖
励年度先进单位、先进生产者(工作者),职工放假一天。
中国青年节,五月四日。各级共青团组织、青年联合会开展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
国际儿童节,6月1日。各小学、幼儿园组织少儿开展庆祝活动,小学生放假一天。
中国共产党诞辰日,7月1日。各级党组织召开党员活动,进行党的基础知识,党的革命传
统教育,表彰基层先进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
建军节,8月1日。各级军事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纪念建军节。
各级党委和地方政府到驻军进行慰问。
教师节,9月10日。各级党委、地方政府召开表彰大会,奖励先进单位和优秀教师,
教师放假一天。
护士节,9月12日。各卫生行政机关,召开庆祝会。
国庆节,10月1日。各级党委、政府机关召开庆祝会,文化部门举办文艺活动庆祝国庆节,
职工放假二天。同时,国庆这一天也是世界老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