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县志,是一方百科金书。它记载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风土、人情等演
变过程,上溯千年,下至当代,纵横百里,使之“前有所稽,后有所鉴”。依安自建治迄今已
62年,仅存民国18年(1929年)县长梁岩、万锡璋编纂的《依安县志》,对保存史料、治理政务、
繁荣文化起一定作用。
建国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在历史上还没
有文字记载。特别是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新时期,编写一部事实
确凿,观点正确,内容详备,体例完善的新县志,是惠及子孙、服务“四化”①(①“四化”:
指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一件大事。
《依安县志》编修工作,在县委和县政府领导下,于1981年12月成立县志编修领导小组
(后改编委会),下设办公室。经发动群众,组织县直各部、委、办、科(局)及公社(镇)撰写分
志,专兼结合,广收博采,汇集成书。在编纂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准则,
存真求实,力求全面系统地反映历史与现状全貌。在内容上,记述建置沿革、疆域演变、物产
丰绌、人事嬗变、吏治更迭、政治得失、经济兴衰、习俗美恶等;在体例上,采用“分类竖写”,
篇、章、节有机结合;在体裁上,记、志、传、图、表、录兼用。
我们编纂新县志,受到许多老同志亲切关怀,以及盛地市和兄弟县有关部门热心指导,县、
乡镇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群众大力支持,积极配合,通力协作。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依安县县志编修委员会
198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