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貌
第二节 地貌
县境东北部属小兴安岭西南部山前洪积冲积台地,向西南部过渡到微起伏波状平原地貌类
型,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按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地面组成物质及人类生产活动影响,可
分成山前洪积冲积台地、微起伏波状平原和乌双河两岸河漫滩3大地貌区。
一、山前洪积冲积台地
整个地形处于小兴安岭低山丘陵与嫩江平原间的“台阶”,称为台地。平原波状,坡度平
缓,岗阜状起伏,岗顶平坦,海拔高度200~280米。北部依安镇和泰东、上游、红星、先锋乡
等,相对高差30~60米,平均坡降1/100,个别坡降1/20~1/30。东部新发、阳春、解放乡
和双阳镇等,相对高差30~40米,平均坡降1/100左右。组成物质为第四纪冰水洪积冲积沉积
物,主要是黄土状亚粘土。由于波状起伏,堆积剥蚀而成,加之人为耕作,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发育成岗坡上和顶部为破皮黄黑土、薄层黑土,坡中部为中层黑土,坡下部为厚层黑土,沟谷
中为草甸土。
二,徽起伏波状平原
属松嫩平原一部分,地貌特征是地势低平,微有起伏。海拔高度160~190米,相对高差2~10
米,依(依安县)明(明水县)公路一带地面比降1/500~1/600,跃进水库干线附近比降1/300~1/400,
干线以西比降1/1000~1/3000,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地势平坦,地形复杂,分布1~2米或更高
的高地,形成局部封闭洼地。组成物质是更新世早期河湖相沉积物,主要是黄土状亚粘土,其上
发育黑钙土、碳酸盐草旬土和盐土、碱土(低洼闭流区)。
三、乌双河①(①乌双河:即乌裕尔河、双阳河。)两岸河漫滩
属河谷滩地地貌,呈条带状分布,地势低平宽阔,乌裕尔河滩地4~5公里,海拔高度180~185
米。分高河漫滩与低河漫滩。
高河漫滩呈狭条带状分布在阶地边缘和河流边际部分,滩面平坦,高出水面2~5米,由全
新纪冲积砂砾和亚粘土组成,其上发育为碳酸盐草甸土、草旬土。
低河漫滩河流沿岸外侧,滩面平原,高出河水面1~3米,河泡分布其上,有则长年积水,
洪水期被淹没。由全新纪砂砾石和淤泥质亚粘土组成,其上发育为沼泽土和潜育草甸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