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六章 自然灾害
一、水灾
民国16年(1927年)5月27日,大雨滂沱,境内东南方积水汇于民地,深4尺余,淹没田地160
余垧。
民国17年(1928年)入夏,双阳河水暴涨,利字1甲19井,积水宽5里,平地二三尺深,淹没
田地1613垧。是年,蒙佃6~9井(北距乌裕尔河5里)天降大雨,数日不晴,河水猛涨,向南推
进,水面10几里,水深数尺,淹没田地908垧。
民国19年(1930年),利、亨、贞字段,夏季淫雨连绵,河水泛滥,洪水为害,淹没田地
6389垧。
伪满大同元年(1932年)5月16日始,连续降雨两月余,沟渠溢满,平地水深数尺,庄稼皆
被淹没,房垣倒塌,一片汪洋,村庄被浸。县城城壕西、南、北三面被水冲开数空,巨浪汹涌,
激荡有声,低洼田地、建筑堤防被冲决,水灾奇重,遍及全境,淹没田地128298垧。
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夏季乌裕尔河水泛滥,龙安保田地尽被淹没,后并入三兴保。
1945年8月,连降大雨,县城南部分土地被淹,公路被浸,由傅学礼屯至县城需行船。
1 954年6月9日晚11时,洪水从克山县西城区浸入,平地水深8尺,第二区(泰东乡)一心村、
山湾村、泰东村、聚宝村和第四区(泰富乡)大兴村、兴奉村等13个屯,246户,578垧土地受灾。
1957年7月15日17时,降暴雨二三小时,加之克山县客水,鳘龙沟子水出槽,致泰东乡、
永吉乡(红旗村)、泰富乡(新屯乡)和依安镇受害,冲倒房屋341间,受灾410户,淹地970垧。县
城西南煤建公司、木材公司和拖拉机站水泥、木材、汽油桶被冲走,钦路破冲断,淹死8人。
1963年7月28日~8月1日,连降暴雨,总降水量102毫米。16个公社,134个生产大队,865
个生产队受灾,成灾面积365158亩,倒塌房屋365间,坍塌民用井17眼,屋塌伤1人,抢险死2
人。
1973年8月8日,先锋公社降暴雨,雨量152.7毫米,受灾面积2万余亩,其中长山、长福、
海城生产大队受害严重,麦码子被冲走,房屋倒塌70多间,死亡2人,死马2匹。
二、旱灾
1965年,春旱严重。至4月22日,降雨量32.1毫米,土地干裂,播期拖后20余天。
1971年,春旱连伏旱,4~6月降水42.7毫米。7月降水27.9毫米,作物枯萎,小麦严重减
产。
1975年,因上年秋雨小,冬雪少和是年春,回暖早、风大,至5月24日未落雨,造成历史
上未有过的春旱。17个农村公社,其中10个公社干旱面积占20~30%以上,7个公社干旱面积
占50%以上,干旱地块共117万亩。
1976年,年降水量266.6毫米(比正常年份少200~300毫米),冬季无雪,旱灾严重。
1977年,春季刮5次7级以上大风,土地干旱,田间出苗很少,草原一片枯黄。至5月,降
水量不到10毫米(比正常年份少40~50毫米)。水库蓄水减少,沟渠干涸,民井水位下降,有的
枯竭,水源缺乏,旱灾严重。
1982年6~8月,降水量182.6毫米,比历年同期减少137.1毫米,旱灾面积226.23万亩。
三、风灾
1974年5月22日、23日,连续刮大风,致30%地块毁种、补种。
1978年7月7日,刮10级强风,全县13%高粱、玉米被刮断。上游公社刮倒民房520间,马
棚、猪圈、羊舍290间。依(依安县)明(明水县)公路两旁大树刮折67棵。
四、雹灾
1962年6月23日下午,解放、宝泉公社(阳春乡)遭雹灾,受灾面积4445亩。
同年7月9日,富饶、双阳、依安镇公社降冰雹持续15分钟,富饶公社受灾面积18881亩,其
中11396亩绝产。同月18日,新兴公社降冰雹10分钟,受灾面积14893亩,绝产12218亩。
1963年6月22日下午2时,解放、新兴、新屯、向前、依龙、三兴、宝泉公社(阳春乡)28个
生产大队降冰雹,大如鸡蛋,小似玉米粒,造成34710亩地绝产。
1964年6月16日17时52分,新屯、三兴、富饶、双阳、中心、德胜(向阳乡)、新兴公社和
第一良种场降冰雹,37,个生产大队、218个生产队174532亩地受灾,成灾面积88119亩。
1966年6月21日下午2时10~50分,庆丰公社劳动生产大队6~9生产队降冰雹,依安县志受
灾面积4500亩,600亩大豆绝产。
1970年8月23日下午,8个公社、10个生产大队、290个生产队降冰雹,夹杂大风,333512
亩地受灾,倒塌房屋1091间。
1975年6月16日15时40分,解放公社永安、坤顺生产大队7个生产队降冰雹30分钟,厚半尺
余,造成3000亩地绝产。
1977年8月6日、7日,新屯、先锋、向前、三兴、中心、依龙、富饶,解放公社28个生产
大队、76个生产队降冰雹,雹粒大如鹅卵,小似烟袋锅,并带有棱角冰块。17个小时后,垄沟
尚存3~4寸厚冰块。多数作物叶穗被打掉,成灾面积59285亩。
1979年6月16日,中心公社8个生产大队,48个生产队降暴雨夹冰雹,厚度10公分以上,雹
粒直径一般2公分,最大直径七八公分,持续降水2时45分,降水量150毫米以上,冲倒生产队
房屋、马棚各26间,民房23间,猪、羊圈47间,死猪107头,死羊227只。
五、霜灾
1965年9月16~18日,普降重霜冻,受灾面积546835亩,占耕地面积29.5%,绝产地块
247553亩。
1976年8月28日,大部分低洼地降霜,阳春、新发、中心、上游等公社48个生产大队,
183800亩庄稼受灾。
19 77年9月12日,降霜偏旱,大部分玉米、高梁未成熟。
六、虫灾
1982年5月12日始,高温少雨,病虫害蔓延。同年6月14日~7月9日,发生历史上罕见的草
地螟,虫害面积141万亩,成灾面积40万亩,绝产6.94万亩。
七、雪灾
1983年4月29日,出现特大暴风雪,风力7~9级,降水量99.3毫米,淹地36.09万亩,占总
耕地面积14.5%。死马222匹,死牛99头,死羊3853只,死猪862头,死家禽2357只。上游水库
堤坡被冲坏105处,面积478平方米;跃进水库堤坡被冲坏500米。浸泡粮食35吨,食盐5吨,葵
花籽22吨。各种线路杆被刮倒,造成停电、停水、停工,部分公社中断交通和通讯联系。依(依
安县)讷(讷河县)公路积雪深1米,受阻10处,路面过水18处、长88米,道坡冲毁85米,土方量
285立方米。毁坏桥梁4座,长245延长米,刮断输电线路杆64根,占总数28.4%,损坏高压配电
杆209根,损坏电线杆2530根,占总数20%,损坏低压线路杆1982根。刮倒房屋2400间,刮坏房
盖907间。共损失金额4696889元。
<页码>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