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农机修理

第四节 农机修理





1946年初,县政府接收“复发”车行,后改为国营利民铁工厂,工人8人。1956年,设车
钳、锻造车间,生产锄草机、车轴、轴瓦等产品。1957年,农机具大修到克山县古城拖拉机修
理厂和齐齐哈尔市黄沙滩修理厂修理,小修由县拖拉机垦荒站自行修理,一般零散农机具自用
自修。1958年,扩建6个生产车间,承担拖拉机大修任务,并生产摇臂式马拉收割机、4尺和8
尺皮带轮车床、弹簧锤、脱谷机、拖车等。1959年,改为农机修造厂。至1962年,拖拉机大、
小修均由农机修造厂修理,年大修30台左右,小修40台左右,多集中在冬季农闲时修理,占总
修理量的70%左右,主要为社队、国营农林牧场服务,零配件由承修单位购买,按实际工时收
费,年收入3万余元。1963~1966年,年大修50台左右,小修100余台,年收入6~7万元。
1967~1970年,因农业机械管理体制改变,公社逐步建修理点,承担部分小修任务,改为定额
工时收费,大修每台为500个工时,小修每台300个工时左右,形成县、社两级修理网。1970年
后,农机具修理任务增加,提出“县修难,社修易,大队保养修农具”要求,部分大队开始自
行修理。1971年始,生产B665型牛头刨床。1972年,建成支重轮生产线。1975年,生产磨缺机。
同年9月始,生产拖拉机水冷散热器(俗称“水箱”),后继生产10种规格水箱产品,为国家定
型产品。1978年,生产水箱4 000台,修复拖拉机106台,总产值194.7万元,盈利1.5万元,被
命名为黑龙江拾“大庆式”企业。1980年10月,在全国水箱同行业质量检查评比中,
“东方红—28”水箱被评为同行业总分第一名。1981年,职工651人,厂、库房面积5552平方米。
“东方红—28”水箱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全县有16个公社修理网点,厂房面积3800平方
米,通用设备74台,修理专用设备109台(件),年修理拖拉机700台,修理工368人。有一般修理
能力的生产队占30%左右,有较高修理能力的生产大队占10%,完成总修理任务的50%,形成
保养和部分小修不出队、社,大修不出县三级修理网。1982年,厂设财务、生产、供销、技术
室和办公室,职工580人(技术人员19人),厂房面积6119平方米,设备98台,生产农机水冷散热
器11个品种(水箱总成7种,芯子4种),产量11483台,大修拖拉机42台,总产值279.8万元。
“集材—50”水冷散热器被评为嫩江地区优质产品。“东方红—28”水冷散热器被评为黑龙江
省优质产品。1983年,“东方红—28”水冷散热器在全国同行业评比中,被评为优质产品:
“铁牛—411 T”水冷散热器被评为嫩江地区优质产品。修理大、中型拖拉机121台、小型拖拉
机20台、汽车27台。1984年,项目有拖拉机修理、加工和综合服务等,修理大、中型拖拉机157
台、小型拖拉机64台。“E—512”水冷散热器被评为嫩江地区优质产品。1985年,厂设全质、
经营、计量办公室和化验室,职T613人(技术人员30人),厂房面积10808平方米,各种设备101
台,同年8月,机床厂并入为分厂,生产打墩机。主要产品水箱总成14种、水箱芯子5种,有抽
油机架、脱谷轮、脱谷机等,产量28407台,产值469.1万元,利润31.1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创
历史最高水平,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六好企业”,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授予“农
机行业先进单位”称号,被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齐齐哈尔市人民政
府授予“兴办小福利设施先进单位”和“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县人民政府授予“防火先进单
位”。厂党支部书记冯文山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劳动模范”。全县农业机械修理网点
15处,厂房面积1.2万平方米,通用设备246台,修理专用设备161台(件),修理大、中型拖拉
机180台,修理工150人。向前乡新合村大修厂,砖瓦结构厂房800平方米,有车、铣、磨、冲、
计量、校泵、电焊等设备,零配件齐全,齐齐哈尔、大庆市及克山、林甸、青岗等县均来修车,
总产值12万元,年平均产值10万元,年平均利润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