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林场

第二节 林场






一、国营第一苗圃

位于县城东门外。伪满康德10年(1943年)建立,培育杨树(插条)、榆树(播种)树苗。1946
年,收归国有。1949年始,育苗生产。1950年,改为国营第一苗圃。1958年后,连续评为地、
县林业红旗单位。1960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林业先进集体。1961年,受到国家林业部奖励。
1979年,“二松扦插”(鱼鳞松、樟子松)育苗和杨树水培杂交等26个品种对比试验科研项目,
取得显著成果。1981年,职工26人,砖瓦房13间,机电井5眼,拖拉机2台,各种育苗机具比较
完备。土地700亩,产曾3.3亿株。1982年,增机电井1眼和变压器1台,产苗602.9万株,其中:
成苗105万株,幼苗297.8万株,萌条200.1万株。1983年,产苗646.4万株。1984年,产苗木504.2
万株。至1985年,职工29人,产苗251.1万株,其中:成苗170.2万株,幼苗75.4万株,萌条5.5
万株。被嫩江地区行政公署评为先进苗圃。

二、国营第二苗圃

1954年,建于依龙区。1955年,以杨树插条和阔叶树播种育苗为主。至1981年.职工24人,
土草房12间,马8匹,胶轮拖拉机1台,胶轮畜力车2台,大口井6眼,马拉水车6台。土地405亩,
产苗1.4亿株。1982年,育苗140亩。1983年,打机井1眼,育苗179亩,成苗产量1110万株。1984
年,育苗160亩,成苗产量40万株。至1985年,职工15人。

三、国营机械化林场

1971年,建于新兴公社,土地64080亩,宜林地5.5万亩。1973年,为防止乌裕尔河水浸入,
修筑长13341米,平均高2.5米,横贯林场防洪大坝。至1981年,造林保存面积1.4万亩,林木总
蓄积4000余立方米,职工73人(干部19人),链轨拖拉机3台、胶轮拖拉机和汽车各1台、75瓩发
电机组1套、


台,造林5 029亩,育苗280亩,成苗产量260万株,幼林抚育1.52万亩/次,整地8600亩。1983
年,购测定仪1台,造速生丰产林5000亩,育苗297亩,成苗产量800万株,幼林抚育2.12万亩/次。
1984年,架设输电线路7.5公里,造林2412亩,育苗300亩,成苗产量33万株,幼林抚育2.5万
亩/次,1985年,职工77人。

四、国营经营林场

1959年,建于通宽公社(上游乡)。1960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林业先进集体。1966年,改为
国营经营林常1977年始,抚育伐。1981年,职工23人(干部4人),胶轮拖拉机、手扶拖拉机、胶
轮畜力车各1台,马4匹,砖瓦房15间。土地3万亩,落叶松为主要树种,林木总蓄积26450立方
米。1982年,人工成林抚育450亩,出材量400立方米。1983年,人工成林抚育500亩,出材量578
立方米(松木杆)。1984年,建100平方米砖瓦结构仓库。1985年,职工25人,被嫩江地区行政公
署评为先进常五、薪炭林场位于乌裕尔河南岸,宝泉河东西两侧自然林(柳树条)。1950年后,
由县林业部门管护。1962年,交跃进水库代管。1964年,林业科收回。1970年,建薪炭林常1981
年,职工4人,场房17间,马4匹,胶轮畜力车1台,总面积4320亩,其中柳条1527亩,年产1000
立米(堆积米),杨树96亩,宜林地2643亩,其他用地54亩。

六、果树场

1958年1月,建养殖场,以养兔、羊为主,耕地900亩,农工21人,胶车2台,马8匹。1959
年,改为多种经营示范场,设农业、果树、养猪队,农工增至73人,耕地600亩,胶车3台,马
9匹。至1963年,产葡萄、红铃当、灯笼果等1.6万余斤。1964年,改为果树示范场,产海棠、
大秋果2.5万斤。1965年,属农业科。1967年,属依安县“五.七”干校。至1976年,购胶轮拖
拉机、手扶拖拉机各1台。1982年始,实行小组承包和专业承包。1984年,农工21人,土地承
包到户。至1985年,459亩土地由23户承包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