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章 工业

第四篇 工交·邮电

第一章 工业




依安设治之初,经商者兼营铁匠、木匠、瓦匠等手工业,多以商业形式出现。至民国17年
(1928年),第一家烧锅福新兴投产。嗣后,砖瓦业、木器业、印刷业相继开业。伪满大同2年
(1933年),齐(齐齐哈尔市)克(克山县)铁路通车,打开地方工业通往外地门户。伪满康德10年
(1943年),县城泰安街工业83户,由于受外货冲击,发展缓慢。

1946年,民主政府对民族工商业实行保护政策,使手工业得以复苏,国营工厂3家。1948
年,手工业发展为414户。1949年,国营工厂增至7家。1952年,全县试办第一个手工业铁工生
产合作社。1956年,在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手工业合作社(组)65个。1958年,依安淀
粉厂生产“冰山牌”(外销称“雪山牌”)马铃薯淀粉,质量超过英国,赶上荷兰(“凤车牌”
马铃薯淀粉),打入国际市场,畅销欧洲及马来西亚等地。至1978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工
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公布后,全县工业产品质量不断提高。1980年,马铃薯淀粉、
平板玻璃被评为嫩江地区优质产品。1982年,童装、男女服装和4种糖果被评为嫩江地区优质
产品,1种糖果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1983年,印花床单、28型水箱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
产品。1984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小型国营企业放开经营的规定》和县政府下发《关于小型
工业企业放开经营若干问题的决定》,对12家国营企业放开经营,占国营工业企业总数91%,
实行“国家所有,自主经营,照章纳税,自负盈亏”经营形式。是年,依安60度白酒、全脂奶
粉被评为嫩江地区优质产品。至1985年,全面推行工业企业政企分设,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
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工业行业24个,主要产品53个。全民所有制工业43家,产值4235万元;
集体所有制工业118家,产值3013万元。食品、纺织、建材工业在工业中占重要比重,其中:食
品工业40家,产值3174万元,占工业总产值43.79%;纺织工业13家,产值917万元,占工业总
产值12.66%;建材工业23家,产值702万元,占工业总产值9.68%。另有乡镇工业222户,产值
1381万元,个体工业104户,产值107.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