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公路、铁路运输 一、公路运输
民国7年(1918年),境内梅老五、刘金英、刘发等10几户拴车(大轱辘车、大铁车)拉脚。
民国18年(1929年),姚乃珍从哈尔滨市买回1台美国产旧汽车,为本县有汽.车之始。私有汽
车增多后,自愿组成汽车公司,承担客货运输任务。伪满康德7年(1940年),马车200余辆,多
为“栽胶车”、“铁瓦”钢轴车。伪满康德10年(1943年),汽车15台(日本“金钢”和美国
“福特”、“万国”牌),其中:公有12台,私有8台。
货运 1946年,运输主要是私人畜力车。1950年5月,运输公司将“马车公会”(行会性质)
私人165台畜力车,编成4队16组,同136家私营工商企业建托运关系,货运量25810吨,周转量
132728吨公里。1953年,运输公司自有胶轮畜力车4台,后调给北安县,运输基本靠机关、企
业、驻军和齐齐哈尔市、讷河、拜泉县驻本县汽车,货运量136417吨,周转量882352吨公里。
1955年,组织社会车辆完成货运量132212吨,周转量1189906吨公里。1958年2月,运输公司自
有货运汽车4台,货运量135159吨,周转量2011189吨公里。1966年,货运汽车增至16台。1976
年,各工厂、企业单位购置汽车,自货自运。至1985年,货车361台,其中:运输公司14台,
第二运输公司13台,8个行业车队81台,个体96台,县城单位和农村17个乡(镇)157台。城乡胶
轮拖拉机、四轮拖拉机、三轮车、畜力车等3560台。货运量19.1万吨,货运周转量698.9万吨
公里。县乳品厂汽车驾驶员陈凤岐留职自谋,自筹资金购解放牌汽车1台,成为个体汽车专业
户,年获利2.7万余元。
客运 1946年,客运线路3条,由私人胶轮畜力车运输。从县城至依安村(依龙镇)46公里,
往返1次需两天时间。1950年,客运量5261人,周转量184185人公里。1955年,运输公司用汽
车(敞蓬)营运旅客,客运量16142人,周转量564959人公里。1958年2月始,有一台客东营运旅
客,客运量40516人,周转量1447156人公里。1966年,客车增至6台。1981年,客车28台,通
车线路15条,每天始发车31班次,发往拜泉、讷河、克山县及红旗畜牧场(三兴镇南)、种畜场
(庆丰乡境内)和第一良种场客车1~2次,发往各公社客车均在2次以上,客流多则增临时班次,
旅客每天早进城晚归乡。客运量789488人,周转量24657708人公里。另有,吉普车30台,救
护车4台,摩托车85台。1984年始,运输公司9台客运汽车和第二运输公司3台客车,分别夜宿
依龙、双阳、三兴镇、富饶、庆丰、解放乡和克山农尝大庆市等地,方便沿途旅客。至1985,
客车34台,其中:运输公司22台,第二运输公司8台,集体1台,个体3台。线路21条,全程118
3.7公里,日始发43班次,客运量143.7万人。周转量4255.1万人公里。向前乡新合村1台客车
营运旅客,从本村始发经由三兴、中心镇等偏僻村屯往返此县城2次,使经由村屯农民早进城
晚回家。
1985年依安县主要客运路线表
单位:公里
几个年份依安县运输车辆统计表
单位:台
几个年份依安县客货运输量统计表
二、铁路运输
民国19年(1930年),修建泰安(依安站)火车站。1979年扩建,1980年10月竣工,候车室面
积677平方米,容旅客700余人。1981年,境内有3个火车站(新屯、依安、泰东),6个工区(潘
道、新屯、小泉、依安、奉屯、泰东),人员106人,其中:货运室27人,客运室28人,运转室
45人,管理人员(室主任以上)6人。站内有6股道,每日火车班次:客车3对,每年春节前后(从
齐齐哈尔至依安)加临客1对;货车7对,每年冬季运输甜菜加车1对。客运量年平均由解放前8
万人增至30.2万人;货运年平均发送量由解放前四五万吨增至17.83万吨。运进量由解放前6万
吨增至35万吨。至1985年,人员131人,其中:货运室30人,客运室21人,运转室44人,其他30
人,管理人员6人。货物发送量23.2万吨。货物运进量53.3万吨,乘客量44.5万人。
几个年份依安县客、货运量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