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供销合作第一节 农副产品收购、土产和废品回收 1946年,县委发动群众,实行生产自救,组织编织、农副产品加工等,增收度灾。1949年,
建信托栈。1950年,改信托栈为合作货栈,设外栈、内栈和业务、财会股,职工24人。后改为
农村服务、城镇服务社、采购科。1952年始,发展本地历史悠久,群众习惯生产的农副产品,
加强指导,发展养殖、种植、编织、采集等。1956年,增设寄卖商店。1958年,采购科改为土
产废品采购供应站(后称土特产品供应站),增设人秘组,下设收购部、碱厂和草场,职工39人,
经营农副产品、废品、特产品、畜产品、草苇等100余品种。1960年始,加强土产品和废品收购
工作。1973年,改为土产公司,增设储运、农村指导股,寄卖商店改为土产商店,碱厂改为综
合利用商店,职工97人。1979年,农副产品收购计划510万元,完成629.5万元;废旧物资回收
计划35万元,完成43.9万元。1981年,职工156人(集体53人),仓库面积2 850平方米,营业面
积740平方米,销售额372.1万元,利润3.6万元,人均劳效3.9万元。1985年,下设土产、畜产、
废品站和废品收购部、扫帚加工厂及土产商店,农副产品收购计划13万元,完成26.2万元,超
额1倍以上;旧物回收计划17万元,完成31.4万元,超额84%。
1957~1985年依安县农副产品收购、土产和废品回收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