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活资料供应 1949年,建贸易股,与县联社行企合一,职工11人,主要经营纺织、百货、烟酒、糖茶等。
1951年,增营中西药、日用杂品和各种果品及锅、碗、缸、席等生活必需品。1961年7月,建合
作货栈,分设财会、人秘、供销、保管业务,主管水果,职工9人。1963年3月,改为水果站,
设财会、业务、储运、人秘股,增营白酒和布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购买力大
幅度上升,农民生活消费亦由低档商品向高档商品发展,农村所称“四大件”(缝纫机、手表、
自行车、收音机)销售量增加。1969年7月,水果站与商业烟酒、蔬菜、食品公司合并为副食品
公司。1972年,果品公司成立,撤销储运股,增设地产股,职工29人。1980年1月,建水果商店
(集体所有制),营业面积200平方米,经营干鲜果品、调料、水产、烟酒、糖茶300余品种。同
年4月,建贸易货栈,设财会、人秘、供销、储运组,职工8人,经营服装、针织、五金、日用
杂货等51个品种。1981年,果品公司职工80人(集体24人),仓库面积2738平方米,销售额171.1
万元,利润2.4万元,人均劳效3.7万元。贸易货栈职工14人,销额售153.3万元,利润6000元,
人均劳效10.95万元。1982年,商品经营开放搞活后,打破专业界限,跨行业经营尼绒、化纤品
和五金交电器材,贸易货栈购进服装、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大米、花生米等,销售额368.8
万元,盈利45994元,人均劳效141846元,是经营成果最好的一年。1984年初,贸易货栈改为公
司,批发兼零售。1985年,果品公司职工116人(集体47人),销售木耳15担,黄花菜36担,榨菜
323担,其它干鲜果品种类亦有增加,销售额172.6万元,盈利3.2万元,人均劳效2.2万元,是历
史最好的年份。
1970~1985年依安县主要生活资料供应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