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组织沿革

第九篇 党派·群团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第一节 组织沿革






1945年11月,组建中国共产党依安县工作委员会(简称“县工委”)。1946年1月,下设秘
书室。同年5月,设组织部、宣传部。8月17日,改称中国共产党依安县委员会(简称“县委”)。
1947年5月,设民运部。同年10月18日,更名中国共产党泰安县委员会。1949年9月,撤销民运
部。同年10月,设城关总支委员会。1950年7月,设纪律检查委员会。1952年6月12日,复称中
国共产党依安县委员会。1953年1月,秘书室改称办公室。同年3月,城关总支委员会改称直属
机关委员会。10月14日,设财经贸易部(简称“财贸部”)。1954年4月,设农村工作部。1956年
4月,设统战部。同年5月,纪律检查委员会改称监察委员会。9月,县委设书记处。10月1日,
《依安报》社成立。1957年7月,设工业部。同年8月,设文教部。9月18日,财经贸易部改称财
政贸易工作部。1958年7月,党校成立。同年11月,撤销文教部、农村工作部、工业部。1959年
8月,撤销《依安日报》社。1962年11月,县委撤销书记处。同年12月,复设农村工作部。1966
年3月,设机要组。1967年2月,撤销机要组。同年3月19日,县委被“造反组织”夺权,同月27
日,县革命委员会取代县委,县委下属机构被取消。1968年10月,“五·七”干校成立。1969
年6月,中国共产党依安县革命委员会核心组成立。1970年8月,恢复县直机关党委。1972年6月,
复称中国共产党依安县委员会。1973年6月,复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和纪检委。1974年11
月,设调查研究室。1976年,纪检委改称纪检部。1977年10月,复设党校(与“五·七”干校合
属)。1978年6月,撤销调查研究室。1979年5月,纪检部复称纪检委。同年11月,复设农村工作
部,撤销“五·七”干校。1980年1月,复设统战部。1981年1月,县直机关党委分为县委机关
党委和县政府机关党委。同年5月,设政法办公室。1983年9月,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依安县纪
律检查委员会。1984年1月,县委机关党委与县政府机关党委合并,设老干部局(组织部代管)。
同年10月,政法办公室改称政法委员会。1985年5月11日,设党史工作办公室(科学事业单位)。
是年末,下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一战线工作部、农村工作部、政法委员会、老干部
局、党史工作办公室,按党章规定设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县直机关党委。

附:中共依安县委历任书记(副书记)、第一书记(书记)和核心组组长(副组长)名表

中共依安县委历任书记(副书记)、第一书记(书记)和核心组组长(副组长)名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