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宣传教育
第四节 宣传教育
1946年5月,成立宣传部,县委委员兼部长,工作人员2人。1950年,建政治校,与宣传部
合署。1956年,改为学习室,属宣传部。1967年宣传部撤销。1972年6月恢复,设社会宣传、
通讯组,工作人员11人。1981年,设党员教育、文秘组,工作人员18人。1984年7月,县成立
“五讲、四美、三热爱”①(①“五讲、四美、三热爱”。见“大事记”39页脚注。)活动委
员会,下设办公室,工作人员2人,与宣传部合署。
一、社会宣传
1946年,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先后进行《土地法大纲》、镇压反革命、婚姻法、抗美援朝、
“三反”与“五反”、农业合作化、反“右派"斗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社会主义教
育、“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宣传。1977年始,宣传贯彻新时期总路线、平反“冤、假、错”
案、右派及地富分子摘帽、地富子女改变成份等。1978年,开展“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讨论。1979~1981年,开展法制教育、五讲四美、对劣迹青少年帮教活动,设办公室,
深入城镇中、小学和各单位讲法制课,受教育29664人,占应受教育的96.7%,举办“五讲、
四美”报告会294次,参加2万余人次,县广播站办专题节目30余次,出简报57期。在155名劣
迹青少年中,80余人停止违法犯罪活动,57人有明显转变,7人被评为先进生产者。1982~1985
年,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七五”计划、“四有”②(②“四有”。有
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教育、普及法律常识、工资制度改革等宣传,组织多层次、
多内容演讲报告活动,听众7000人次。组织城镇中、小学生5.7万余人次观看影片19部,写观
后感2000余篇。
二、政治理论辅导
1950年,县委政治校负责县直机关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建国后,初中文化以上干部分初、
中级班,初级班学习《社会发展史》,中级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县委核
心组学习苏联《联共(布)党史》。1956年,改由学习室负责,理论教员2~8人。1960年后,统
一学习毛泽东主席的《矛盾论》、《实践论》等著作,学习时间每周三、六上午。1970年始,
学习《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常识读本》。1978年后,学习
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及《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没问题》。1982年,重点学习《政治
经济学》,学习时间由每周三、六上午改为下午。1983年,学习薛暮桥主编《中国社会主义经
济问题》。至1985年,学习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等方面理论,辅
导计60余次。
三、党员教育
至1980年,由组织部负责。1981年始,为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宣传部设党员教育组,
工作人员2人,集中训练党员2次,受训党员12 800人次,编写党课教材4讲。1983年初,农村
公社均建业余党校,党课教员500人。至1985年,举办学习班326次,培训乡、镇干部和村党支
部书记8240人次,非党积极分子2140人次,主要学习党的农村方针、政策及商品经济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