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上山下乡
第七节 上山下乡
1964年,在精减职工、压缩城镇人口的同时,开始动员知识青年(简称“知青”)上山下乡
工作。1965年,先后动员两批下乡知青645人,建知青点15个。1968年10月,为落实毛泽东主
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指示,再掀知青上山下乡高潮。至1979年,
共动员城镇下乡知青6179人,接待安置齐齐哈尔、哈尔滨、上海、北京、沈阳、四川、福建、
四平、丹东等19个省(市)、县知青3462人,建知青点114个。安置知青有三种形式:一是插到
国营农林牧场(为国家工人);二是建集体知青点(自负盈亏);三是单独插生产队(与社员同酬)。
为解决知青安置、生产和生活问题,国家每年拨木材、砖瓦、玻璃等物资,共拨款450余万元。
是年,根据中共中央调整知青政策精神,除招工、参军、返城及与农村社员结婚者(已升学58
人,参军115人,返城1065人,外调536人,其他374人)外,全县知青全部返城安置,4031人招
为集体所有制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