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兵事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兵事






一、鳌龙沟子事件

1945年12月15日,伪依安县警察署长、国民党依安党务专员办事处书记长宣明哲,利用隐
蔽在齐齐哈尔、泰安、泰东站国民党分子,窃悉我从北安开往齐齐哈尔军火列车情报。伙同“
挺进军”孙藻庆、匪首刘汉等,纠集骑兵二三百人,埋伏在泰安与古城站之间鳌龙沟子西沙场
铁路两侧,扒掉路轨。妄图颠覆列车,为集结在泰安街国民党“挺进军”劫持军火。晚8时30
分,我军火列车至此脱轨,遭到伏击。齐齐哈尔铁路局局长、护路军司令员郭维城和副司令员
尹诗炎,当机立断,组织所带3个新兵连,以车身为掩体,予以猛烈反击,多次打退逼近之敌。

翌日拂晓,敌人连续发起进攻,我军独立无援,四面受敌,坚持作战。傍晚,三旅长廖仲
符闻讯率部从古城赶来增援,敌人逃入泰安城内,战斗结束,军火安全运至齐齐哈尔市。

二、宝泉伏击战

1945年12月15日上午,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王钧率部在进军泰安街途中,命令三旅九团
一营进驻宝泉(阳春乡),阻击由拜泉县逃往泰安街之敌。午后,在宝泉与敌相遇,傍晚战斗打
响,敌人逃至老牟家屯(东风村八屯)。午夜,张营长率8名战士进村侦察,战斗一夜,敌人被
内外夹击,溃逃泰安街。在战斗中,张营长等9名同志壮烈牺牲。

三、泰安攻坚战

1945年“8·15”日本投降后,黑龙江国民党反动派残渣余孽与政治土匪勾结,抢掠烧杀,
无恶不做,攻城夺乡,伺机再起。同年12月初,以尚匪其悦为首,搜罗伪警、特务、土匪等麋
集泰安街,胡作非为,横行无忌,修城墙高8尺,宽丈余,墙上设铁丝网,城四角筑碉堡,城外
城壕宽8尺,深6尺。城墙浇水冻冰,四门堵死,戒备森严。并占领城外部分村屯和亚麻厂、火
磨等。妄想以此为据点,向北推进,扩大地盘,成立国民党省政府。为此,中共黑龙江省工作
委员会作出:“巩固克山,保卫拜泉,打下泰安,然后回解德都之围,以求打开黑龙江省局面”
决策。派省军区副司令员王钧为总指挥,二旅长张光迪为副总指挥、三旅长廖中符为副总指挥
兼参谋长,副政委亚民为政治部主任。调二、三旅8个团和克山、克东、拜泉、依安4个县保安
大队,4000余人组成攻打泰安大军。同月25日,我军赶到泰安,总指挥部设在镇北元号(上游乡
红五月村),战斗部署:三旅九团为主攻,由团长邢奎和政委马兴武率部,攻城东和城南。其
他部队为佯攻,三旅十团围城西南和火车站,二旅守城西和西北,县大队在城北和东北。计划
先扫清外围,攻占亚麻厂,打下制高点火磨,控制全城。后用“楔型”战木,突破一点,向纵
深发展,彻底消灭敌人。27日拂晓,我军发起外围扫荡战,九团分兵两路夺取亚麻厂(城东3里
淀粉厂处)和火磨。亚麻厂守敌逃回城内,我军摧毁东门炮台。28日,攻占城南铁路路基一带,
城内敌人几次突围被打回去。外围扫荡战持续30日晚。31日早8时,总攻开始。九团三营长袁
大文、教导员严世聪连续组织几次进攻未成,后派1个加强排46人,带3挺机枪,在火力掩护下,
直冲火磨。敌人居高临下,组成密集火力网,我军无法前进,两名机枪手突然站起,对准火磨
直射,压住敌人火力,占领附近1所草房。敌人拼死挣扎,往草房上洒汽油用火攻,我军38名烈
士壮烈牺牲,8名战士带着3挺机枪退回阵地。为占领火磨,在苏军配合下,用81毫米迫击炮和
105毫米加农炮摧毁火磨。红色信号弹升起,全线发起总攻。先炸开南门,九团攻入,与敌人展
开巷战。接着东、西、北三门相继攻破。泰安城枪炮声、冲杀声惊天动地,硝烟滚滚,敌人死
尸遍地,全部被击溃。

泰安战役共毙敌600余人,生俘1000余人,挺进军团长白大胡子(白星魁)被活捉枪毙,伪
军长尚其悦化装逃走。下午3时许,红旗飘扬在泰安城上空,依安县人民彻底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