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幼儿教育

第十四篇 教育

第一章 各类教育

第一节 幼儿教育






伪满康德10年(1943年),道德会创办幼稚园,幼儿教师8人,入园幼儿70余人,多为官吏
和绅商子女,设3个班,教学设备简陋。

1947年,幼稚园停办。1950年机关托儿所成立。1956年,建机关幼儿园,属文教科,设园
长1人,教养员2人,保育员3人,收幼儿20人,分为大、小班和日托、长托。教师自制教具,
自编教材,设语言、计算、唱歌、游戏等课程。房舍5间(教室、活动室、寝室、厨房)。1958年,
农村公社、生产大队办季节性幼儿园和托儿所,城镇工业、商业办幼儿园(附设托儿所)。1960
年,机关幼儿园和托儿所合并,设园长1人、教养员5人、保育员6人、管理人员1人。入园幼儿
200人。购置风琴、手风琴、滑梯、木马、单杠等设备。1967年,改称“红后代”幼儿园,设拼
音、识字、笔算课,致幼儿教育小学化,违背幼儿教育规律,增加幼儿负担,影响幼儿身心健
康。1970年,改称依安县幼儿园。1972年,取消托儿班。1978年,工作人员23人,入园幼儿150
人。1979年,建教室和餐厅420平方米,安装暖气设备。为加强幼儿教育,城乡部分小学设学前
班。1981年,幼儿园14所,27个班,入园幼儿930人,工作人员63人。县妇联、儿保办、教育科
联合举办5期幼儿教师培训班,培训幼儿教师120人次,组织幼儿教师去外地参观、进修。1982
年,县幼儿园幼儿增至256人,工作人员32人。为贯彻教育部《幼儿教育纲要》,设语言、计算、
常识、音乐、美术、体育课,增收录机、幻灯机、儿童车、室内吊环等设备,设专职保健医,
坚持“晨检”制度,定期检查和预防接种。按《儿童营养学》制定食谱,增添炊事机具,健全
食堂卫生制度。为县经委等单位培训幼儿教师50余人次,并派教师下乡巡回辅导,被黑龙江省
人民政府评为幼儿教育先进单位。1985年,幼儿园42所,100个班(其中小学附学前班20个),入
园幼儿2714人,工作人员207人。个体幼儿班25个,入园幼儿586人。是年,依安县幼儿园被黑
龙江省教育委员会评为幼儿教育先进单位,被黑龙江省教育委员会、黑龙江省财政厅评为改善
办学条件先进单位,被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评为儿童少年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