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职业技术教育

第六节 职业技术教育






一、依安大学

1958年建校,教学人员60余人,招收初中或相当初中文化程度社员、工人、干部200人,
学制8年。设农业、林业、畜牧兽医、卫生等专业,学习文化课和专业课。1959年7月停办,少
数学生转入依安师范,大部分学生回原单位工作。

二、第一工读学校

1965年,育青职业中学改称依安县第一工读学校,设畜牧兽医、商业和师资专业,学生
150人。另设农业初中班6个,手工业初中班2个,学生380人,实行半工(耕)半读。1967年,
改为全日制中学。

三、“五·七”战校

1968年6月建校,招收2年制师资班4个、卫生班2个,学生317人。设政工、教务、后勤组,
工作人员62人。师资班同年末提前毕业,卫生班提前1年毕业。

四、“五·七”大学

1971年建校,设教务、总务、生产处。同年7月,“五·七”千校并入,设政工、干训处,
工作人员17人,其中:专职教师8人,兼职教师9人。设电工、农林、兽医专业,学员120人,
学制分别为6个月、9个月或1年。1973年停办,1976年重建,1978年改为师资培训班,1980年
停办。

五、依安技工学校

1978年11月,建嫩江地区劳动局第一技工学校,设教务、总务处,教职工12人。招收农机、
机加、交通专业班,学生120人。1979年,改称黑龙江省依安技工学校,增设办公室(后改政治
处),招收铸造、汽车修理、农机、车工班,学生168人。1980年和1981年,教职工40人,招收
2期制糖、汽修各2个班,学生240人。面向嫩江地区招生,由嫩江地区行政公署劳动局主办,
县劳动科代管,经费由黑龙江省财政厅统拨,学生助学金按中专生发给,毕业由原县分配工作。
1982~1983年,招收制糖专业班各2个,学生160人;毕业制糖、汽车修理专业班各4个,学生
320人。1984年,招收制糖、财会专业班各1个,锅炉专业班2个,学生160人;毕业制糖专业班
2个,学生80人。是年,试行“学生奖学金”制。1985年,增设生产实习处,教职工44人(专职
教师19人,兼职教师4人)。招收财会、锅炉专业班,学生80人;毕业制糖专业班2个,学生80人。
增设教室2个和图书、医务室,建筑面积2057平方米。

六、职业高中班

1980年9月,县第三中学试办工艺美术职业高中班,学制2年,学生30人,设文化课和专业
课,毕业生成为工艺美术骨干力量。1981年,招收家用电器专业班,学生46人。1982年,与经
委合办制糖专业班,招收经委系统初中毕业生62人。是年,泰东、解放公社中学办农业、畜牧
兽医专业班。至1985年,普通中学设农业技术专业班4个,学生195人。

七、农业技术高中

1983年9月建校,为农村培养中级农业技术人员。设农业、果树、园艺专业班,学生165人,
教职工27人,设高中文化课和专业课,学制3年。1985年9月,迁至新校址,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1210平方米,设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和资料室,生产实习地30亩,建养殖场及商店
各1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