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校体育
第二章 体育
第一节 学校体育
设治时,各类学校均设体育课,每周1节,皆以队列为主,结合授球类和田径课。
1946年后,因办学条件差,体育教师缺乏,学校体育活动单一,只限徒步、跑步、跳绳和
踢毽等。1951年,城镇中、小学推行广播体操。1956年始,中学普遍推行“劳卫制”,合格者
分别授予一、二、三级证章。1958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校体育工作日趋正轨。各中、
小学均配专职体育教员,体育课纳入授课日程,每周2节,分室内外两种形式,增理论和球类、
冰上活动内容。“文化大革命"期间,“复课闹革命”后,体育课停止,代之以军训课。1976年,
恢复正常,按教学大纲要求,开展“两课(每周两节体育课)、两活(每周两节体育活动)、两操
(广播操和眼保健操)”。每年春季,各中、小学均召开运动会。冬季条件较好的城镇中、小学
和部分农村中学浇冰场,开展冰上活动。1979年,推广《国家体育锻炼标准》。1981年,全县
学生774人体育达标。1983年,继续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生体育达标人数24692人,
占学生总数的25%。1984年,各级学校加强课余体育训练队工作,坚持常年训练,做到有组织、
有计划、有时间、有教练,训练队90个,运动员540人,初步形成层层衔接一条龙式梯形结构队
伍。1985年,城乡中、小学生体育达标人数增至4.9万人,占学生总数的50%。是年,县田径运
动会,有58人次打破14项县中、小学田径最高记录。举办校田径运动会47次,参加1万余人次,
小型单项竞赛470次,参加1万人次,达到中、高年级学生参加一项竞赛活动。利用寒假城乡中、
小学上冰上课,开展“万名青少年上冰”活动,第二、第五小学和实验中学、第四中学被黑龙
江省教育厅、齐齐哈尔市教育局分别评为冰上活动先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