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药品生产
第五节 药品生产
一、膏 药
伪满康德8年(1936年),张永江开“王麻子”膏药店,自制自卖。伪满康德5年(1938年),
郭××亦开“王麻子”膏药店,自制“海马甲鱼膏”,后由张进忠经营。伪满康德6年(1939年),
王德林开“正心堂”药店,自制“驱风和味膏”。伪满康德9年(1942年),王鹤然开“济人堂”
(后改“济民堂”),自制“金鸡仙膏”(后改“金鸡吸毒膏”)。
1948年,蔡金岭开“蔡家膏药店”,自制“千锤膏”。1955年12月15日,5家膏药店和阚
文洲联合成立合作膏药店,从业人员7人。1958年,增至8人,主要生产“追风活血膏”、“小
儿暖脐膏”、“金鸡吸毒膏”、“独角莲膏”、“千锤膏”和“光明眼药膏”等。1971年,改
称利民膏药店。1980年,改为膏药厂。1983年1月25日,改称依安膏药厂,设2个车间,从业人
员12人,产品除供应县内,还销往齐齐哈尔市等地。
二、西药制剂
1954年,县建制剂室,药士2人,置煤炭蒸溜器、小型电灭菌器、吸引器。生产外用碘酒、
红汞水、紫药水、雷佛奴尔水等10几种,口服巴氏合剂、胃蛋白酶合剂、三澳合剂等10余种,
年产值7000余元。1958年,药士8人,设硬气高压灭菌器、电动吸引器,自行设计大输液配制装
置。试制成功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林格尔、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填补大输液生产的空
白,年产值2.5万元。1959年,药剂师1人,没亭式蒸溜器、电光比色剂、真空泵、电冰箱、恒
温箱、分析天平和电动吸引器2台,试制成保养液、溴化钙、安基比林、普鲁卡因、硝酸银液、
阿托品液等10几种药品,年产值5万元。1970年,制剂室改为制药厂,下设药检室,从业人员31
人,其中:药剂,师2人、药士3人、药工22人、管理人员4人,设塔式大型蒸溜器、立式硬气锅
炉、电动压盖机、干燥箱、电动离心机、电水浴锅、糖量计、电冰箱和灯检箱2台,自制电动洗
瓶机。生产中、西药品,西药增制强尔心注射剂、安基比林注射剂,除解决本县用药外,部分
供应嫩江地区医药站,年产值35万元。中药西制哥王针剂、抗炎1号和2号、当归针剂、神经衰
弱酊、五味子糖浆、肺炎合剂、山楂丸、满山红酒等,其中满山红酒医治气管炎病疗效显著,
畅销县内和克山、拜泉县,年产2万余瓶,价值1.1万余元。1973年,制药厂复为人民医院制剂
室,针剂安基比林、强尔心停产。1980年,新建300平方米制剂室,设微孔滤膜器2套,大输液
合格率由85%提高到98%。1981年,从业人员28人,大输液日产300~400瓶,年产值12万元。
1983年,从业人员增至40人,大输液日产500瓶,产值14万元。1985年,从业人员32人,产值
9.6万元。
三、中药制剂
1976年,县中医院制剂室成立,从业人员3人,购粉碎机。1977年,自制水丸机。1978年,
从业人员增至6人,生产保合丸、健脾丸、殊砂安神丸、柏子养心丸、山楂丸及正骨科口服、
外用药等。1981年,从业人员增至9人,设粉碎机,新制女金丹、木香顺气丸、开胸顺气丸、
银翘解毒丸、逍遥丸、金匮肾气丸、百合固金丸、附子理中丸50余个品种,产值1万元。1980年,
设恒温箱、蒸溜器、药丸成型机,并增胶丸、糖浆、粉剂等剂型。1984年,产值1.11万元。198.6
年停产。
四、乡镇制剂
1956年,依龙卫生院建制剂室,从业人员2人,购蒸溜器、手提式灭菌器,制5%静点葡萄
糖、糖盐水、氯化钠和0.5%、20%普鲁卡因等。1969年,贯彻“三土、四自”(土医、土方、
土法;自采、自种、自制、自用)方针,90%的生产大队合作医疗站自制药145种,产值2.48万
元。1976年,16个公社卫生院建制剂室,11个公社卫生院中药西制。1977年,生产大队合作医
疗站生产中、西针剂30种,产值3.77万元。1978年,乡镇卫生院制中成药250种,中、西针剂
39种,产值1.34万元。1980年,公社卫生院制剂室减至9处。1984年,仅有依龙、向阳2处。1985
年,全部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