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电影放映
第三节 电影放映
一、电影公司
1953年3月25日,县建电影放映队,工作人员7人,不定期下乡放映。1954年,由黑龙江省
文化局统管。1956年,归县管理,县电影总队成立,设3个分队。1958年,交公社管理,成立
依龙、三兴、宝泉(阳春乡)、双阳、奎东(先锋乡)、中心、泰东公社放映队。1962年,由县管
理(三兴公社放映队除外),县电影管理站成立,工作人员22人。1977年,农村17个人民公社均
成立放映队,放映员81人。1980年1月,改称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设财务、发行、宣传、修配、
放管、锅炉组,工作人员22人,同年11月迁入新楼。农村电影放映队改称电影管理站。1981年,
有电影院14座,其中:县城2座、农村12座;电影放映队161个,其中:公社17个、生产大队和
生产队144个;放映机175台,共中:35毫米放映机2台、16毫米放映机116台、8.75毫米放映机
57台。放映电影22822场次,观众11443375人次。1982年,增设器材组。1983年,实行经营承包。
1985年1月,县办乡镇电影管理站与乡镇办电影院分设,乡镇办电影院归乡镇文化站领导。同年
2月,放管、器材、宣传、发行组合并称业务股,财务、锅炉组合并称办公室,修配组改称第二
职业队。全县计工作人员406人(放映员305人),电影院18座(县城2座、农村16座),放映队175
个,放映点420个,放映机236台(35毫米放映机10台、16毫米放映机169台、8.75毫米放映机57台),
放映电影20858场次,观众11945833人次。
二、电影院
伪满康德3年(1936年),烧锅经理赵新兴等4人,筹建泰安有声电影院,伪满康德6年(1939
年)建成,1945年关闭。1947年恢复放映,1950年,改称兆麟电影院。1952年,更名依安电影院。
1956年,修建二楼观众厅,增座席200个。1967年,单位组织包场,观众增多,每天3~5常设50
瓦和100瓦扩音机、4速电唱机、V一611型录音机。1973年,新建影院1座,座席(翻板)1152个,
设60瓦发电机组。1976年后,大批传统优秀影片公映,外国片增加,为满足观众要求,改变作
风,送票上门,被评为嫩江地区先进集体,锅炉组荣获全国司炉工节能竞赛先进集体奖。1980
年4月9日,为扩大放映网点,安排青年就业,成立文化电影院(原泰安有声电影院),座席620个,
35毫米放映机1部,与县电影院实行串片放映。1981年,共放映3746场,日平均10场,观众2880176
人次,创电影放映史最高纪录。1983年,实行经济承包(包片租、任务、费用、场次)。1984年,
依安电影院、文化电影院隶属电影公司。1985年,因电视机增多,上座率下降,放映2150场次,
观众1002712人次。
三、电影专业户
1984年,新兴乡兴农村电影专业户1个。至1985年,电影专业户增至3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