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移风易俗 一、禁吸毒品
鸦片倍称“大烟”,系由罂粟花果实中提取乳状汁液制成毒品。自清朝中叶,西方侵略者
输入中国。鸦片战争后,列强入侵,吗啡、白面(海洛英)相继输入。民国时期,吸食鸦片者,
多为地富、豪绅、官吏、流氓,并以此勒索剥削劳苦大众,官府虽说禁毒,实则明禁暗纵。日
本侵入,毒品风行,受其害者不可胜计。伪满大同元年(1932年),伪满洲国政府颁布《鸦片专
卖法》,县城龙泉保设鸦片专卖所2处,双阳、宝泉(阳春乡)、三兴保设鸦片零卖所各1处,日
吸鸦片者二三百人。伪满康德2年(1935年),日吸食鸦片者增至641人。伪满洲国政府颁布《断
禁鸦片方案要纲》,采取每月发给吸食鸦片者“烟票”制,凭烟票买成品——烟膏份儿。官吏
乘机将鸦片高价卖给成瘾者,从中渔利,多数瘾者由吸烟改为“扎大烟”(静脉注射),致瘾者
倾家荡产,极端贫困。初吸食鸦片者精神振作,即是“兴奋剂”;成瘾后身衰力竭,面黄肌瘦,
精神颓靡,成为病夫,直至死亡。解放后,人民政府发动群众,严禁吸毒,教而不改者,绳之
以法,始行根绝。
伪满康德2年(1935年)鸦片事项统计表
二、禁止赌博
赌博,俗称“耍钱”,是以财物作赌注比输赢非法活动。旧社会赌博名目甚多,计有押宝、
押会、打麻将、推牌九、看纸牌、掷色子(骰子)、抽签子等。嗜赌者日不暇食,夜不暇睡,常
年而为,冬季增多,春节为最。赌头、赌棍设赌场下赌注,致嗜赌者对财物输光,典房当地,
鬻妻卖子,家破人亡,或偷盗被捕作劳役。解放后,严禁赌博,被列为刑事犯罪,致赌博渐
少,但暗地仍有。
三、破除迷信
旧时,迷信流传已久,流毒甚深。在丧葬、嫁娶、年节之时,迷信活动尤甚,日常迷信风
习亦极盛行,名目繁多。
跳 神 人患疾病则认为是鬼神作祟,故请巫医神汉点香敲鼓,搬神请仙(即“搬杆子”),
假托神仙附体,看病讨药。小儿惊痫昏迷谓之“丢魂”,即请巫求神给予“收魂”。结果是病
轻者不治自愈,病重者误病伤财,以此来愚弄病家,并骗取吃喝或财物。
许 愿 凡遇疾病或疑难之事,为祈求避免灾难,则要许愿,求助神祗。许愿者,小则许
“供”,即到庙堂烧香和奉献供品;中则谓之“烧香”,即请单鼓班子五六人不等,邀请天神
和列祖列宗赴宴,保佑合家免受灾祸,福利将临;大则许“戏”,大戏一唱就是几日,费事是
小,损失甚大。
求 雨 每逢旱年,信者即到当地龙王庙、土地庙为神牌焚香摆供,叩头祈祷,敲锣打鼓,
列队游行,头带鲜柳条编成帽圈,赤双足,短者三天,长者九日。求神许愿,杀猪宰羊,或演
“驴皮影”(即“皮影戏”),或唱戏等。如不降雨,只好听命由天。
抽签问卜 为预测吉凶祸福,素有抽签、问卜、相面、批八字等迷信活动,实则用天干、
地支、五行、八卦等记时、物象有关文字,臆造诡词,托神弄鬼,说“相生相克,吉凶祸福,
皆由天命而定”,信者深受其害。
看风水 凡起建房屋,迁坟筑墓、出殡安葬等事,均必请堪舆先生(俗名“阴阳先生”)看
风看水。风水好坏,既关系到生人吉凶,又影响后代兴替。信者甘受愚弄,浪费财物,有则导
致邻里不睦,引起诉讼。解放后,迷信之风逐渐减少。
四、取缔娼妓
民国时期,依安妓女院、妓女不多。从妓者多为贫家妇女,因生活所迫,被拐卖窑娼,以
卖身求生,蒙受凌辱。日本入侵后,官署允许开设妓女院。伪满康德3年(1936年),县城龙泉
(依龙镇)有妓女6人。嗣后,妓女院、妓女逐年增加,至解放前夕,妓女院几乎全部集中在县城
泰安街西南三道街,称之“西南拐”。另有日本人设妓女院3户。解放后,人民政府颁布“取缔
妓女院”法令,被迫害妓女方获新生。
五、殡葬改革
1968年10月始,建火葬常至1976年,年火化尸体一二百具。1977年,贯彻盛地殡葬改革工
作会议精神,平掉坟包92512个,火化率较前提高36%。1978年,县革命委员会发布《关于实
行火葬、移坟深葬不留包,禁止乱埋乱葬的通告》,火葬、深葬逐渐取代土葬留包之陋习。
1981年,县人民政府和公社进一步加强对殡葬改革工作的领导,民政科筹设殡葬改革管理所。
1983年,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评为殡葬改革先进县。1984年,取消非火化区。死者一律实行火
葬,被嫩江地区行政公署评为殡葬改革先进县。至1985年,火化尸体3513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