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土壤

第二章 土壤、植被

第一节 土壤



  

  富拉尔基区土壤属于温带草原类型。主要分两类:黑钙土和草甸土。局部地区分布有沼泽
土和水稻土。由于成土田质和成土条件不同,可分十三种:黑钙土类,分布有草甸黑土、碳酸
盐黑钙土、黑钙土;草甸土类有,草甸土、泛滥地草甸土、潜育化草甸土、碳酸盐草甸土、碱
化草甸土;水稻土类有,草甸土型水稻土、钙碱土型水稻土;砂土类有,风沙土、黑钙土型砂
土;沿江地带有沼泽土分布。

  区内土壤分布:嫩江以西,广泛分布黑钙土类:城区南北的平缓岗地上,分布碳酸盐黑钙
土。岗地以外的平坦地面,皆为草甸黑钙土。

  岗地上的碳酸盐黑钙土,有机质层在㈣厘米。灰棕色,砂壤上,粉粒状,有强石灰反应。
有机质含量仅为1.5—2%,PH值8,呈微碱性。土壤质地较粗,透水性强。

  草甸黑钙土,有机质层(A)在0—18厘米。棕灰色,粒状结构,轻壤、松软,有石灰反应。
钙积层(B)深度为2815厘米,棕黄色,核粒状结构,中壤,坚实,强石灰反应。母质层(C)黄色,
有轻石灰反应。有机质含量随耕层变薄而递减,由2.3%降到1.97%。中薄肥力,PH值8。呈微
碱性,质地较粗,通气性较强,保水性较低,易遭旱灾。适耕性好,无盐碱危害。区内东南部,
嫩江东岸低漫滩地区,分布草原型的草甸土。地下水位高,土壤母质较粘,透水性差。加上草
木植物繁茂,土层水分充足,土壤呈明显的有机质积累过程和潜育化过程,腐植质积累较多。
表层土壤(0__15厘米)有机质含量在2.86%,含氮0.162%,含磷0.074%,含钾2.84%,是保
水保肥能力强的高产土壤。

  南端老龙头以南,大亮子以东,以及滨洲铁路桥以北,全和太村以南以东的嫩江沿岸,是
江水泛滥地区。土壤发育成泛滥地草甸土。有机层深度为0—19厘米。色暗灰,松壤质地,根
系多,淀积层为36—74厘米。棕黄色,砂壤质地,坚实有铁锈。母质层为93—140厘米。棕黄
色细砂,有大量铁锈。有机质含量为2—4.9%,0—35厘米土层内PH值为6.1—6.8,呈微酸性
反应。嫩江东岸沿江地带,呈带状分布风沙土。多为固定沙丘。腐植质层度不一,一般为20—40
厘米。心土层有腐植质淋溶条纹,底土为棕色砂壤土,质地较粗。有机质含量差异很大,一般
为0.05—3%。孔隙度大,达51%,导热性、散热性均快。PH值6.1—7.5,微显酸中性反应。
区内西部沿库勒河东岸,土壤种类比较复杂。除滨洲铁路以北有条状碳酸盐黑钙土分布外,往
南则主要是草甸土类及水稻土类。

  附图:土壤分布图在本章后。